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杨维平没有想到,在国庆节的前夕,自己的总经理职务会这么快被突然罢免。
9月30日,双鹤药业公告表示,在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特别会议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免去杨维平总经理职务的议案。至此,这位被市场称为空降到双鹤药业的职业经理人,其在职仅仅一年半时间。
有人用“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来形容杨的心境,也有人将杨的离职归结到“职业经理人制与国企制度”的体制冲突。但不管怎样,巨额的短期投资头寸、业绩连续两年巨幅下滑已经证明双鹤药业危机四伏。
罢免事件
杨维平,44岁,清华大学博士,早年曾留学欧洲;1990年开始在德国汉高工作;1994年加盟德国费森尤斯卡比公司,任副总裁、首席代表等高级职务;2003年4月29日被聘为双鹤药业的总经理,同时,在公司股东大会上杨还被选为公司董事。
但2003年,双鹤药业的业绩直线下滑,净利润由上一年度的1.68亿下降到年底的6400万,旗下20多家子公司一半以上亏损。2004年上半年,双鹤药业的业绩依旧没有大的改观,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的净利润为1725万,同比减少79%。
在这种背景下,9月29日,原公司董事长乔俊峰等几位董事向董事会提出了罢免杨的议案。
或许是事情过于突然,独立董事李晓鸣表示了反对。
在其独立意见中,李认为,提议罢免杨的四条理由,应该都有大量事实为基础才能成立,但自己对这些事实不完全掌握,故不同意罢免。
消息人士透露,当时董事会上提出罢免杨的4个理由是,一是杨维平不认同“二次创业”,全面否定双鹤过去;二是杨不执行股东会决议;三是杨在担任总经理职务期间,公司业绩下滑;四是杨将公司内部不同的意见公开化。
10月10日,杨维平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认为,“二次创业”的口号是新的董事长上任后提出的,自己认为这个提法不够科学,而且其他的几条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公司业绩的下滑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包括以前的投资失误等。
双重矛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对于罢免事件,杨似乎已经有所准备,”双鹤药业控股股东北京医药集团的一位人士认为,“就在9月27日,被罢免的前两天,杨在接受北京媒体采访时表示,双鹤药业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公司在继续抢救中。”
随即杨即遭到解雇,但公司并没有说明原因。
实际上,公告透露出一些线索:
首先,罢免杨维平的议案不仅遭到了独立董事李晓鸣的反对,另一位独立董事王斌认为临时提案不合规,建议延后表决。
在双鹤药业的15位董事当中,有5位是独立董事。除了上述2位独董提出不同意见之外,其他的3位独董均表示同意。公司公关部的翟先生认为,独立董事只能代表个人观点,并不能代表整个董事会的意见。
其次,罢免议案是由原公司董事长乔俊峰等董事提出的,而事实上,杨维平去年担任公司总经理之职亦是时任董事长乔俊峰的“杰作”。但一年半后,乔即刻意“更正”当初的决定。
李晓鸣提出,从拥护杨到反对杨的转变为什么这么快?鉴于此,李认为,罢免杨维平不太合适。
另外,独董的意见清楚地表明,杨维平和新任董事长卫华诚之间已经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之间的矛盾“一日不解决,是双鹤的不幸”。
杨和两位董事长之间的矛盾促使了董事会的此次决议。
此前已有媒体报道过杨维平和乔俊峰的矛盾,如今矛盾又顺延至卫华诚。
杨在入主双鹤药业之后,希望着眼未来,加强主业,这和乔俊峰的收购扩张思路产生矛盾。
记者手中的《双鹤药业2004年中期总裁报告》显示,双鹤把自己的主营业务变成业余,梦想聚焦金融业务,期望成为专业的金融公司,以配股“挣”钱。
一位原双鹤的员工告诉记者,在公司经营上,乔俊峰主张以通过整合医药行业企业来做大做强双鹤药业,而杨认为,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终应以企业的产品经营为主。
“杨和乔的矛盾是经营思路上的矛盾,特别是在出现重大的投资失误后,如何解决问题的认识不一样,而杨和卫的矛盾则已经演化成个人恩怨。”
杨维平也坦承,两者矛盾的性质不一样。但他并没有阐述和卫之间的矛盾细节。
公司的一位独立董事在谈到这一问题时也称,“关系非常复杂。”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各方矛盾的公开化,公司的员工也开始惴惴不安。
多事之秋
就在罢免杨的当天,双鹤药业召开的董事会另外一项重要决议是,将自己自查的短期投资情况公告于天下。
公告称,在今年5月对原董事长乔俊峰进行的离任审计时,发现公司早在1997年6月就开始进行短期投资,累计投入本金达3.45亿,而这之前公司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信息披露。2001年和2002年以及2003年的年报均称报告期内无委托他人进行现金资产管理事项。
而且这次的公告,也没有披露这些自1997年开始的委托理财、国债投资等资金的委托对象是谁。
但市场早已将闽发证券与双鹤药业联系在一起,暗指闽发是双鹤药业的庄家。
截止到2004年6月底,闽发持有双鹤药业流通股300多万股,为第一大流通股股东。而2003年底的这一数字是396万股,2002年底是747.7万股。
今年4、5月间,闽发证券事发后,双鹤药业的股价也应声下跌,5月28日开始连续6个跌停,股价缩水一半。其间,闽发开始不断减持自己持有的股票,两个月时间减持96万多股。股东数量也是急剧增加,从3月底的6644个,增加到6月底的1.2万户。
与此同时,双鹤药业董事长乔俊峰辞职,新任董事长卫华诚走马上任。
伴随着委托理财的暴露,双鹤药业的经营管理雪上加霜。
首先是对外投资造成失误。2003年公司对外投资的10家子公司中,有4家公司的负债率超过70%。2003年底,双鹤已为过去的投资失误埋单1.67亿,而且还有5.65亿已经确认的损失。2004年8月23日公司召开董事会,对子公司计提减值准备6991万元。
二是,双鹤的人员频繁流动。8月,财务总监郭霆被免职,原董秘倪军的相应职务也被免去;7月初,公司副总裁金忠毅、汤成祁被免职。早在今年4月,曲阳等三位副总辞职。
三是,双鹤药业的业务模式陈旧,自身管理能力低下。
《双鹤药业2004年中期总裁报告》称,双鹤药业的输液集团集而不团,处于“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各定其价”的现状。产品也没有创新,“中国输液市场的塑料包装在快速增长,而双鹤却在各地投资改造玻璃大厂进行产能提速。”但速度越来越快,离市场越来越远,亏损越来越大,形成很高的退出壁垒。
5月27日,双鹤药业公告表示,公司的配股计划取消,原本投资的5个项目的资金也无从着落。而在“全国性大输液集团扩建及技改项目”中,有5个塑料瓶大输液技改项目,涉及所需资金2.89亿。
原本赖以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塑料瓶大输液技改项目终成“纸上谈兵”,总裁中期报告认为,双鹤现在是一个主营产品线不清、竞争能力不强的臃肿集团。
体制之问
双鹤药业由北京制药厂等六家法人股东发起成立,1997年5月22日挂牌上市,为我国输液行业的知名企业。公司大股东为北京万辉药业集团,持有公司51.83%的股份,实际控制人是北京医药集团,为北京国资企业。
尽管已经成为公众公司,但企业的国营烙印很深。一位已经离开的员工表示。
在采访中,杨维平告诉记者,在最初的罢免理由中,一共出现了12条,其中包括“不太接受党的领导”和“工资太高”。
杨认为,工资问题是公司董事会决定的,并不能作为罢免的理由。根据2003年报的数字,公司高层的薪金在65万以上的有3位,在20万至65万的有8位。
杨认为,既然双鹤是上市公司,就应该按照市场化的企业来运作。但其在运作中并非能职业化运作。事实上,这次罢免的一个导火索是,他今年7月罢免了公司副总裁金忠毅的职务。杨称,金是因为在湖北恒康的投资管理失误而被其免职的。
金忠毅同时是双鹤药业的董事,出身于北京医药集团。“这次的罢免提案,金就是其中之一。”杨维平称。
人大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的崔勇博士认为,职业经理人和国企体制天生有矛盾,国企的人事任免权、薪酬制度等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在我国,职业经理人进入国企很多是由于人际关系,杨的任免也是属于此类。
但职业经理人也要适应国企的改革,改变自己的行事规则,适应国企的干部考评,毕竟国企将会成为职业经理人施展的重要舞台,
北药集团组织部谢部长认为,杨的免职是很正常的一个人事变动,我们更多地应该探讨职业经理人怎样融入国有企业,给自己很好定位,不能把责任一概推给国有企业。体制固然有问题,但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对经营和企业也是有影响力的。
关键是企业要发展,谢认为,罢免总经理也是公司的发展需要。而对于集团,当务之急是集中精力做好业务,完成各单位的指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