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游资 人民币汇率该如何浮动 |
|
BUSINESS.SOHU.COM 2004年10月17日15:54
来源:[ 证券时报 ]
|
|
|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今年1-9月,新增的1113亿美元的国家外汇储备中,近一半是等待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套利资金,即热钱。它们的到来,不仅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虚胖”,增加了中国国际收支的不稳定性,更可能延缓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进程。
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自美国参加七国集团同行对话回国后,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再次表明官方态度:中国将考虑诸多因素、多方面采取措施,稳步推进这项改革,以形成更加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目前是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时机吗?换句话说,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后,人民币汇率才能改变钉住美元、实现“浮动起来”的目标?这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所在,因为时机不成熟或延误时机都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人民币汇率制度更具灵活性的时机,包括广义时机和狭义时机。广义时机指的是包括宏观经济的形势、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与资本账户开放协调等条件是否具备;狭义时机是指,汇率调整要尽量选择外汇市场较为平静的时期,即没有明显升值压力尤其是贬值压力的时候,且汇率接近长期均衡值。
就目前而言,狭义时机似乎更为敏感和关注。而人民币的升值或贬值压力,直接取决于中国的国际收支和外汇状况。
近两年的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情况是:2002年,中国国际收支总额9639亿美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相当于统计局公布的GDP的77.9%,规模较20年前增加了16.8倍;多项涉外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茅,如实际利用直接投资额排名世界第一,外汇储备规模排名世界第二,货物贸易总额排名第六,服务贸易总额排名第十一;2003年,中国国际收支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超过8000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没有发生国际上屡屡出现的金融危机,即货币或债务危机。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常项目时有逆差,但由于利用外资外债,资本项目净流入,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到上世纪9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增势迅猛,加之宏观环境变化,因此除个别年份外,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为顺差。最近几年更是如此。到2003年末,外汇储备达到4039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了41%。
正是由于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外界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大,短期投机资本受利益驱动也蠢蠢欲动。如2004年1-9月,中国的贸易顺差只有39.3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只有487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却增加了1113亿美元。除去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转换成的外汇储备以及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因素外,多余的586亿美元外汇储备就是等待人民币升值的套利资金,即热钱。
短期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将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首先是对国际收支造成冲击。因为它们的存在,既是由于升值预期所至,同时又通过“双顺差”的持续扩大而不断强化升值预期。倘若“双顺差”中间包含的热钱不断增加,那么中国国际收支顺差格局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稳定性,并且最终可能面临因短期投机资本逆转而产生的国际收支动荡。
其次,加大了中央政府操控货币政策的难度,直接导致了中国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长。
另外,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还存在潜在的泡沫经济隐患。如果短期投机资本不能按预期从汇率变化中获利,而短期内又无法退出,这部分资金就有可能进入股市、债市以及房地产业,从而造成局部的、某些行业的经济泡沫。
因此,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一方面需密切关注国际收支状况的发展态势,同时还要通过采取加强资本流入管理、有选择放开资本流出等政策调控。最终,随着国际收支的平衡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降低,方可考虑选择人民币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