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温家宝总理讲话之后,市场人士一直在等待所谓的实质性利好,如果说类别股东表决机制是一个长期利好的话,那么券商融资的放开就应该是一个短期的利好。
问题是,什么时候放开券商融资的渠道。
什么时候?
就在近期。
为什么这么说?
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一种最简单的判断,温总理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这个果是什么呢?这个果就是资金,就如血液之于人体,资金对于股市而言,就是股市的血液。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生活尚且如此,又何况资本市场呢?市场走势由什么决定?由供求关系决定,暂停新股发行是关紧融资的龙头,可以在短时间内暂时稳定市场的平衡,但是要从根本上保持融资和投资的动态平衡,就必须放开资金入市的渠道,松开资金的龙头。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发现,现在这个市场中谁最缺钱?基金不缺钱,资金的规模已经3000亿,几乎占到了流通市值的1/4。如果把1471家上市公司合并成一个超级大盘股的话,以基金3000亿的能量已经达到了坐庄的最低限度,也就是说,如果把公募基金转换成私募基金的话,这个市场已经被炒翻天了。散户不缺钱。尽管大量的投资人在最近的熊市中深度套牢,但是由于我们有着大量的“时刻准备着”的未来投资人,因此,投资者的队伍在不断的扩大,已经到了7100万户。老散户被套牢了,新散户又加盟。何况,大多数散户投入股市的钱是自己的钱,不怕套,不像委托理财那样有压力。缺钱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券商。
面临先救命还是先治病两难选择的也是券商。
上证指数跌破1300点之前,证监会监管部主任谢庚在深交所召集券商座谈会,征求券商的意见,话题就是救命还是治病。谢庚当时在会上的表态被以讹传讹、传成“政府不再救市”引起恐慌,水皮专门为谢庚辟过谣,同时也提出反问,管理层是否真的幼稚到在治病和救人之间还要犹豫,如果人都死了,还治谁的病。
道理是抽象的,具体到券商的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此前,业内盛传23家券商已经资不抵债技术破产。而陷入困境的则不仅仅是23家券商而是整个行业,海通的老总根据当时的成交量估算,全国的证券营业部连维持费用都拿不出来,更不用说自营的损失有多大。券商的收入在前几年是令人羡慕的,现在有的经营部老总一个月才拿几百元的待岗费,上海的财经媒体招编辑记者,报名最多的是券商的研发人员,曾经有年轻的券商操盘手打电话给素不相识的水皮要求帮找工作,水皮更曾经亲眼目睹参加上市公司挂牌仪式的券商董事长为节省差旅费千里迢迢坐火车上深圳的情景,种种迹象表明,券商靠自身的力量已经很难再站立起来。即使股市有行情,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确到了喊“救命”的时候。当然,券商捅下的窟窿也不小,否则也不会有人出馊主意,问题券商的保证金按比例返回而不能全部变现。这是指救命。俗话说,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券商之所以会病入膏肓,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当然在体制,在于系统。中国股市承担了为国有企业解贫脱困服务的宗旨,券商作为市场的一员为此同样付出了代价。代价之一是包销,上市公司只要过会就能上市,好赚8%的承销费,券商们各展绝技不惜代价,各种合理不合理、能答应和不能答应的条件都得应允,行情好的时候皆大欢喜,行情不好的时候,券商就吃不了兜着走,南方证券包销帝贤B(20016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股99%的股票,不少券商都包销成了大股东,真是机关算尽反误卿卿性命。代价之二是自营,中国股市长空短多的周期决定自营盘的盈利难度越来越大。炒股炒成股东已经成为大部分券商的烦恼。代价之三是挪用。挪用客户的保证金,挪用国债回购的资金。管理层对此不是不知情,但是每每手下留情,指望券商能自查自纠,结果是养痈遗患。代价之四是委托理财。券商创新一直是业内的话题,怎么创新?集合理财行不行,如果不行,怎么看待委托理财给券商留下的创伤,怎么看待德隆系券商委托理财失败的必然性。代价之五……各种各样的代价加起来,就出来了一个数,600亿不良资产就成为代价的代名词,这是指治病。
要治病当然得救人,救人的目的还是为了治病。谢庚问先救人还是先治病,表达的是一种担心,救命有政府,治病要靠券商,救命有人喊,治病没人管怎么办?救命的钱又被病人挥霍了怎么办?病人如果光想救命不想治病,这样的病人岂不成祸害?
券商喊救命并非始自今日。一年前的2003年8月,尚福林在北京召开券商座谈会就是券商集体喊救命的时刻,喊的结果是券商发债成为了现实。但是券商发债并没有能救券商的命,因为尚福林规定了一个导向,既不扶大也不扶弱,而是扶强。发债的底线是资产10个亿以上,最近一年必须盈利,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利息的盈利要求,这等于划定了一个门槛,绝大多数等待救命的券商只能望债兴叹,很有点马太效应的味道,愤怒的券商会后就开始拱尚福林下台,谢庚在深圳的座谈会也同样令券商绝望,愤怒的券商便歪曲政府不救市达到逼宫的目的。
如果23家券商破产,市场会是一种什么情形?
首先会发生保证金的挤兑。开户的股民会想尽一切办法取回自己的资金,而绝大部分券商不具备即时即付的能力。这会导致社会动荡。
其次会发生资金链断裂。券商和券商之间,券商和机构之间,券商和银行之间的债务剪不断,理还乱,大批券商的死亡,处置不当会引发金融震荡。
再者会发生恐慌性崩盘。券商手中的股票面临变现的压力,为了自救自赎,就有不计成本抛售的动力,庄股跳水只是一方面,价值中枢的下移是另一方面,大盘暴跌又会引爆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局面会面临失控的风险。
所以必要的救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历史上券商曾经成为增资扩股的宠儿,历史上券商曾经受惠于股票质押贷款的优惠,历史上也曾有过券商发债的鼓舞,现在开放券商的融资渠道还会有什么新意呢?
或许是今天,或许是明天,答案就会揭晓,对于券商而言这是一根救命稻草,一根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的救命稻草。(水皮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