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将全面取消。随着“倒计时”的开始,欧盟与美国等纺织品进口大户的“小动作”接连不断。10月12日,欧盟委员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系列增强本地区纺织行业竞争力的应对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中国纺织服装对欧出口激增成为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会后,记者单独采访了欧盟贸易委员拉米。
建立预警机制,了解我纺织品对欧出口情况
欧盟委员会要求各国海关,收集中国纺织服装的数量和几大类纺织服装的平均单价等数据,以及时全面地了解中国纺织服装对欧出口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预警机制。根据警报的等级不同,欧盟的预警机制由低到高分为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级别。拉米表示,如果欧盟认定中国某种纺织服装产品的对欧出口“激增”,欧盟将采取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障机制在内的贸易保护措施。
拉米对记者一再强调,中欧达成的中国入世议定书中,有纺织品问题的保障条款。欧盟在必要时启动特殊保障机制,完全符合世贸组织的原则。不过,拉米说,欧盟的特殊保障机制并不会因中国某种纺织服装出口的增加而自动启动。只有在欧盟相关企业提出申诉的情况下,欧盟才会依据即将出台的条例,决定是否启动特殊保障机制。
取消对中国纺织品的普惠制待遇
欧盟的另一个“杀手锏”,是取消对中国纺织品的普惠制待遇。普惠制是一种比正常关税要低的税收制度,源于1968年的联合国贸发会议。当时,发达国家承诺,建立面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普惠制,以增加这些国家的产品出口。欧盟于1971年建立普惠制,此后,每10年改革一次,现行的普惠制安排将于2005年到期。
拉米明确告诉记者,欧盟将在下一个普惠制安排中,取消中国纺织服装目前享受的普惠制待遇。拉米说,欧盟认为普惠制应专注于帮助那些“最不发达”和“最需要的”发展中国家。鉴于中国纺织服装强大的竞争力和其在欧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事实,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继续享受普惠制是“不公平的”。
通过扶持竞争对手削弱中国纺织服装竞争力
此外,欧盟还积极通过区域性贸易优惠安排,以削弱中国纺织服装的竞争力。就欧盟纺织服装市场的具体情况而言,欧盟纺织服装一半以上出口到沿地中海国家,其中主要是纺织面料;而沿地中海国家纺织服装的95%以上都出口到欧盟。这就意味着欧盟已经与沿地中海国家形成了一个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欧盟将其占有技术优势的纺织面料出口到地中海国家,利用当地便宜的劳动力加工生产,再返销至欧盟。
目前,欧盟正在与沿地中海国家进行贸易谈判,争取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欧盟与沿地中海国家间的纺织服装贸易将完全免税,两个地区的产业合作会更为紧密。此外,欧盟还正在与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以及南方共同市场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谈判。通过这些区域性的贸易优惠安排,中国的纺织服装对手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竞争优势。
提高对进口纺织品的环保要求,构筑“绿色壁垒”
欧盟的“最后一招”,便是提高对进口纺织服装的环保要求,构筑“绿色壁垒”,以阻止中国纺织服装的进入。实际上,近两年来,欧盟已经打着环保和保护消费者健康的旗号,制定出一些不利于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禁令。其中影响较大的,便是欧盟去年通过的对含偶氮染料的禁令。目前,中国纺织服装大多数仍属中低档产品,技术含量低,而欧盟纺织服装业的技术较为先进,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定优势。
今年9月中旬,中欧双方结束了第一次“中欧纺织对话”。欧盟在对话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包括要求中方也就纺织服装出口建立监视机制、改善中国劳工条件、提高环保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有关人士分析,欧盟积极推动对话机制的目的,就是想迫使中国对纺织品出口进行“自我设限”。
中国企业应注重提高产品附加值
有专家提醒,纺织服装的贸易自由化毕竟是大势所趋,欧盟已很难采用数量限制等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因其隐蔽性较好会越来越多地为欧美等国采用。因此,中国纺织服装业也应积极采取对策,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最新变化。
从企业层面讲,提升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是最佳出路。具体来说,就是要从纤维、面料和服装的设计开发入手,从技术和设计两方面提升产品附加值。此外,中国企业还要延伸产业链,加快实施品牌战略。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中自有品牌的占有率不到10%,赚取的只是制造加工环节的微薄利润。因此,我国企业应加强品牌开发和推广能力,尤其是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一方面可在国外适宜的地点设厂,打造全球供应链;另一方面,可探索介入国外营销网络,开发自有品牌。
从行业层面来说,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分阶段取消,纺织服装出口行业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贸易格局和贸易模式正在改变。这一切都对进出口商会的工作提出了挑战。作为行业代表,我有关商会应在行业协调、维护出口秩序和维护行业利益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