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4年7月10日北京的这场大雨,让人想到了2001年12月7日的那场大雪。都是成千上万的人被滞留在路上,都发生汽车碰撞的悲剧。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半,但结局几乎是一样的,整座城市瘫痪,后一次尤甚。
因为一次是周五,一次是周六,都是周末,相关部门人员缺位,反应滞后,现场救助不及在意料之中。不过,从两次大的反常的天气看,天气预报部门应该可以做出比较精准的预报与判断。发生这样的城市功能瘫痪性悲剧,既有提前安排上的失误,更是城市基础设施短缺的责任,当然,伪劣工程也“居功甚伟”。
尽管如此,对于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国际权重不断增加的大城市来说,北京至少有几点是需要检讨的:
其一,为什么不及时广泛通知?在知情权越来越重要的时候,两次城市悲剧的发生都在大家并不知道天气会恶劣到如此的程度。而作为政府,作为恶劣天气的第一知情人,有权力也有义务利用有效渠道发布这个消息,这与普通市民应该了解天气预报是两回事;换言之,即使市民们知道要下雪,要下雨,但是发生大暴雪、大暴雨,政府相关部门还是要预以提示。想象一下,7月9日或者7月10日上午,如果有专家出面反复在广播、电视里说明,外出的人未必会那么多,或者可以躲过那个时段。如果街上车不是那样多,救助起来可能会容易与有效。
其二,连续降雨多时,为什么不对一些可能积水或者过去经常积水的地段进行整治?即使整治不及,为什么不让现有设施发挥作用?北京的这次大雨,不是措手不及式的突然暴发,而是已经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相关部门在这么长时间里显然没有对北京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必要检查,更不要说整治隐患。积水1.5米的北京西站莲花桥,后来发现排水口已经被人为堵上。人为堵上当然要谴责,但长时间降雨,居然没有相关部门去检查、疏通,简直是玩乎职守。
其三,滞后的设计思路与滞后的管理已经拖累北京。不用居京多时,即使短暂小住,就会发现,北京经常是以轰轰烈烈式有拥堵建设一个大项目,然后制造轰轰烈烈的新拥堵,四环路不与八达岭高速相接,日后重修要再长时间堵车才完成;五环路是修完了,但要走它,必须付出车水马龙的代价才成。平安大道修好了,但一个红灯接一个红灯。这种落后思路不仅造成平日北京的交通堵塞,更要命的是,一旦有突然的恶劣天气,这些路基本起不到分流作用。2001年12月的大雪时是这样,2004年7月大雨时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