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用友做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突破10个亿,这10个亿真的就那么难吗?”对此,用友董事长王文京没有正面回答。他说:“我坚信中国一定能产生世界级的软件公司。”然而,用友面临的阻碍只是整个国内软件“瓶颈”的缩影。日前,王文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用友得益于产权清晰
记者:用友已号称是中国最大的ERP软件供应商。你认为它的核心竞争能力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王文京:我1988年决定开始做财务软件,后来每一步的转型都是顺其自然的,来自于市场和客户的要求,包括转型ERP,扩展到金融行业和电子政务。
具体而言,第一,用友早期产权关系比较明晰,结构比较合理;第二,一直专注企业应用;第三,十几年来,许多企业跟用友相伴成长,与用友形成了密切的伙伴关系。
记者:用友如何看待今天ERP行业本土品牌间的竞争格局?
王文京:总体来说,全国性品牌的影响力开始打破地方品牌的盘踞,例如在华南、华东市场,当地企业开始都是采用本地软件商定制的一些系统,但最近一两年开始转向品牌ERP厂商。选ERP是选择一个合作伙伴,当全国性品牌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后期服务保障上的优势渐渐明显的时候,一些小品牌软件企业就消亡了。ERP市场同样在复制PC行业的规律。
10个亿真的就那么难
记者:你为何强调用友今后所有的产品线,都要进行国际化改造?
王文京:之所以强调国际化,是因为本地软件厂商同样要有紧迫感。国外厂商在中国越来越本土化,未来本土化的产品其实就是国际化的产品,如果本土厂商只停留在形而上的国际化上面,那不久后出现的就是本土厂商的本土危机。
记者:用友提出到2010年成为国际软件十强,2006年达到10亿规模。但做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突破10个亿。这10个亿真的就那么难吗?
王文京:比用友更能赚钱的企业、更成功的企业,这20年来有的是。但用友对中国商业环境的影响有两点,一是证明中国人可以做软件,ERP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神秘,中国人有很大的机会与国际厂商竞争。
第二,用友有幸参与中国企业的管理现代化进程。国内软件公司的确面临一定的瓶颈,但我们一直在努力,也不断在调整原有的模式。我相信,中国一定会形成比较大的、世界性的软件公司。
记者观察:ERP遭遇拐点
事实上,进入2004年以来,中国ERP市场正在进行着一场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本土政策优势逐渐消失,国际化的压力开始由表及里。
儒雅的王文京没有回避记者敏感的问题,他同样没有否认,整个2004年ERP行业面临着“不温不火”的局面。事实上,除了一些互为竞争对手的厂商小打小闹之外,本土厂商几乎整体“失语”,而初期制定的国际化决策实行起来也面临重重阻力,金蝶等甚至已经悄然着手对其国际化策略进行微调。
困惑的不只是国内软件。在经历多年风光后,Oracle中国区在2004年开始变得崎岖,频繁的人事动荡带给它及其用户、渠道和合作伙伴较大的伤害。就连第一大ERP巨头SAP,其赖以成名的“灯塔计划”实际实施效果也遭到质疑。
对于本土ERP厂商来说,2004年是螺旋上升曲线的一个拐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相信,本土厂商的渠道、价格优势和跨国厂商的品牌、技术优势可能还会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图,随着本土厂商向上走的态势持续进行,未来的对比界限将越来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