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从过去让人扼腕叹息的“59岁现象”,到现在涉腐年龄不断下移,甚至出现了“29岁现象”、“26岁现象”。有些小青年工作两三年,刚刚熟悉有关规定与程序,就能利用管理漏洞实施犯罪,贪污挪用金额高达数十万元乃至数百万元公款。面对腐败分子日益低龄化的趋势,清华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程文浩在首届中国深圳廉政文化论坛提出,反腐要从娃娃抓起,从而让每个年轻人都在反腐中发挥作用,先洁身自好然后再影响周围人,平安渡过26岁、29岁、59岁,最终实现自己的完美人生。
反腐从娃娃抓起,我们在现实中可以找到无数的依据。比如很多坐名车、住豪宅、出入豪华幼儿园的官宦下一代,在不知道世上有“腐败”二字时,就已是腐败行为的受益者了;再如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世风早已潜入低年龄人群,连贿选、送红包等很多官场“潜规则”也被幼儿园的孩子们运用得淋漓尽致。缺乏公正和正义意识浸润的成长,是不健康的成长,至少是不充分的成长,让这样的孩子长大延续我们的事业,谁能放心?
童心本来无比纯真的,是什么污染了无暇童心,应是全社会共同求解的一道问题。把反腐重担也放在娃娃们稚嫩的肩头,笔者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懵懂无知的孩子不幸“涉腐”,这不是他们的责任。举办“廉政文化论坛”无疑有助于弘扬廉政文化,但“反腐从娃娃抓起”,却是一剂开错了的药方。
孩子的心灵都是一张白纸,上面所有的色彩都来自现实世界的投影;每个孩子都是一面镜子,他们成长的第一步都从摹仿大人开始,其言行举止折射出家长、亲人和身边人的道德情趣、法制观念和人格品位。道德伦理、守法意识等社会规则在孩子心灵中泯灭,与身边“老师”的不正确引导有关,与腐败蔓延的社会大环境有关。在一个规则严重缺失的环境下,指望尚无辨别力的孩子们靠道德觉悟健康成长,对孩子们显然不公平———他们弱小的肩头扛不起如此沉重的道义责任。而一些小青年对腐败由容忍、羡慕到效仿,更大程度上在于管理漏洞太多太大、监督程序沦为虚设,制度的藩篱不足以遏止其人性中“恶欲”的释放。放下制度修补,专门在娃娃们的“自觉性”上打主意,这种反腐实际上已走入误区。
反腐败既是一场极其严峻的全民战争,娃娃们当然不可能完全置身“战局之外”。笔者以为,大人们需要做的,首先是做好各自的示范,在每个行业和每个岗位都竖起孩子们的行为标杆,让孩子们正确辨别真善美、假恶丑;其次是构建清廉高效的社会运行机制,让孩子们的成长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从小认同、适应并自觉遵守各种规则;再次是下狠手打击腐败分子,预防各种腐败犯罪,避免“涉腐下一代”的命运悲剧。
出现“腐败娃娃”,是社会的不幸,这种不幸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全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洁净的阳光和空气,让每一个孩子沐浴“廉风”成长!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