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高,投资者与消费者多有不安,此刻,任何一个可能加剧能源市场紧张局势的消息都会引发骚动。尽管中国与国际油价并不完全接轨,这种惶恐却如期而至,在北京和成都,油票一度脱销表明人们对油价上涨的忧虑正日渐普遍。
在这个微妙时刻,上周有媒体报道,中国最重要的两家能源公司——中石化和中石油在成都停售油票和油卡,原因是“为了防止市民非理性囤积油票、油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引导理性消费”。“以消费者之名”——这个曾几何时在川东井喷事故中被忽视了的理由现在终于出现,但我们却并不感到舒服。就像任何发生挤兑的银行一样,把现金摆放在柜台可以削减客户的担心,而关门谢客只能引发人们更悲观的想象。面对油票脱销,更合理的措施只能是“敞开供应,不脱销、不限量、不超价”,但在这一点上,消费者没有决策权。
“为了公司利益”可能才是真实的理由,尽管每个消费者通过购买油票所能节约的钱数量有限,但考虑到庞大的基数,一旦油价上涨,即使对中石化和中石油而言这仍然是一笔不能忽略的利益。单纯从公司利益的立场出发,中石化和中石油的举措无可厚非,但在一个垄断性的、充满战略色彩并将影响国家前途的行业里,公司利益注定不是惟一指标,至少还应该通盘考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那些把国际原油价格高涨归结为中国强劲购买力的观点显得偏颇,但客观上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公司的进口策略的确为那些分析家提供了口实: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上升了62%,中国进口原油数量达到7000多万吨,比1999年翻了一番;2001年,国际油价曾从每桶30美元以上一路下滑到每桶17美元,但该年中国的进口原油却出人意料地下降了14.09%;2003年,国际油价持续高涨,中国原油及成品油的净进口量亦大幅增长35.6%,达到创纪录的9739万吨;今年第一季度,国际油价上涨到了十多年来的历史高点,而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国2004年第一季度原油进口量为3014万吨,较2003年同期增长35.6%。
最正常的疑问是:为什么买涨不买跌?扣除实际的石油需求增长因素,如果仅从一个国家的能源战略储备考虑,这与通常的商品交易理论相悖。任何一个主妇依照这一原则持家,破产的几率会成倍增加,但我们看到,三大石化企业仍然是获利最丰厚的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净赚了670亿元。
现有原油及成品油定价机制或许是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之一。中国成品油价格的确取决于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与国内实际情况制定的基准价。按照这种定价方式,如果在过去三个月内的国际油价比较高,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国内用油的定价也会很高。相反,如果前三个月油价走低,就意味着下一步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会调低。按照这种周期,价格越高的时候加紧买进;油价下跌的时候,反而不再买进。也就是说,中石油和中石化可以利用国内现有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缺点,生产利益。同时,石油进出口业务实行严格贸易权限制,由于目前只有中石化等四家公司拥有石油对外贸易权,其他公司进行石油进口业务,都需要通过四大公司代理。四大公司按照总成交额的商定比例来收取代理费,进口量越大,价格越高,它们的收益利润就越大。
在石油进口问题上,眼下一个符合逻辑的模式是:国家承担风险、公司获得利润、消费者分担成本。制度的完善尚需时日,但放弃低价,以较高的价格进口同样的产品,是否对国有资产尽职尽责?
我们还不可避免地看到,在一些时候,市场原则和行业垄断正成为石油公司的两张王牌。在任何现实困难面前,他们都可以掏出最合适的一张以趋利避害,双重标准的存在使一家国有公司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正日益分散。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在国有企业与政府指令逐渐分离的同时,企业身上所肩负的许多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地被推卸。现代企业理论强调社会责任是为了解决资本与公众、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问题。在一个油价高企,人们开始显露出担心的时间段,中国最大的国有能源企业理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不可人为制造油价恐慌,其实,这比自己的业绩和在《财富》杂志500强上的排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