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我一向赞成“解除外汇流通管制”和“让汇率自由浮动”两者在中国并行。三个月前(2003年7月),人们在争论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我写了一篇文章,但因为好几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没想到三个月后的今天(2003年11月),人们已经在转谈通胀了。事情就是这样接踵而来。
我那篇文章的大意有两点:一,因为中国是大国,是个蒸蒸日上的大经济体,不是小地方如香港阿根廷立陶宛,所以中国的中央银行,适宜以稳定物价为己任,而不适宜以稳定汇率为己任;二,若非要以稳定汇率为己任,那么被动地“输入”国外的通胀或通缩,就是不可避免的代价。
我是这样看的。首先,货币是一种中性的尺度。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确举足轻重,但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价值的尺度,是因为它传递着经济信息,是因为每个人都凭着它来安排生活和生产。说货币重要,并不是它可以无中生有,不是说多印钞票就能创造就业、就能影响真实的利率、就能推动社会的繁荣。
撇开短暂和局部的误导不说,如果一个人长得很矮,你是不能通过修改度量衡来使他长高的;如果一个人很长寿,你是不能拨动时钟来缩短他的寿命的。也就是说,假如经济情况本身就在剧烈变动,那么就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经济指标来反映这种变动。
现在,实实在在的经济变动,就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了。因为劳动力低廉,产品质量上升,我们卖给外国人的东西多了,同时也就提高了我们购买外国货物的能力。我们的确可以把换来的美元暂时攒起来不花,但这并不表示我们没有能力花。我们总要花的。永远不花,就是傻瓜。
是用人民币标价的那些中国货物和中国服务受欢迎,外国人才争着拿美元来兑换人民币,以便用换来的人民币享受中国的货物和服务。在这争夺人民币的过程中,用人民币换取美元的比率就会被抬高,也就是大家说的“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了。
过去要用8块人民币才能换人家1美元,现在人家很需要人民币,所以给他6块人民币,他就愿意把他那1块美元给我们了,这就是人民币升值。但我们坚持不升。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行不行,给你6块人民币不行,一定要给你8块!
当1块美元只值6块人民币的时候,你非要给人家8块不可,那么你就是在送价值2块的礼了。既然多买多送,那么美元就会源源不断流入中国。这些美元不仅可以是以前存的,甚至还可以是新近印的。中国的外汇储备直线上升,部分原因是这样造成的。来者不拒,结果是守住了汇率,也引入了通胀。
要马上指出,这通胀还不是什么坏事。这种通胀不是政府连年滥发钞票造成的,而一次性的物价调整,是“稳住汇率”的自然反映,是实施“联系汇率”的必然结果。既然中国经济相对别国经济转强了,那么这种强势,假如不在“汇率”上反映出来,就得在“物价”上反映出来。
摆在中央银行面前的,有两套好方针,还有一大堆坏方针。那一大堆坏方针,其特点就是“样样兼顾”——时而要稳住汇率,又时而要稳住物价,再时而要稳住就业。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历史表明,任务越多,表现越差劲;任务越单纯,表现越出色。
两套好(也就是单纯)的方针:一是盯死外币。这外币可以是美元、欧元、或不对外公布的一揽子外币。这样,人民币的货币发行量就跟外币流入量钩死了。流入外币越多,人民币发行量就越大。这是“联系汇率”的一般模式,中央银行实际上丧失了货币发行权。一些小地区小国家,把自己国家的货币钩在一些大国的货币上,好处是免除了政府滥发货币的危险。
二是盯死物价。让国内保持稳定的、接近零的通胀率,好让国内的生产和生活有一个可信赖的价值尺度。这样做的同时,也就得让外汇自由流动,让汇率自由浮动。对大国来说,无论从经济上考虑,还是政治上考虑,都似乎更合适这样做。
不是没有考虑代价。哪一种方案都有代价,都有得益者,都有受损者。汇率波动对做国际贸易的人不利,物价波动对靠存款过日子的人不利。但经济本身是波动的,避免不了,可选择的只是通过哪一种指标来反映这些波动而已。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是基于操作便利的权衡,与什么主权啊、面子啊、阴谋论啊,都没有关系。
来源:[制度主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