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国际金融报记者 李卫玲 发自北京
比较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宏观调控,这次宏观调控的市场化特征最为明显
这次宏观调控把握住“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土地闸门主要体现了法律手段,信贷闸门主要体现了经济手段
10月30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苏州“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表示,比较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宏观调控,这次宏观调控的市场化特征最为明显。市场化方式主要表现为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唐双宁说,这次宏观调控不是简单地压缩经济增长速度,不是为调控而调控,而是着力消除经济增长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这次宏观调控把握住“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土地闸门主要体现了法律手段,信贷闸门主要体现了以风险资本充足程度约束资产扩张等经济手段,这对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唐双宁认为,通过这次宏观调控,较好较快地解决了经济过热问题。以货币信贷为例,货币供应量M2年初增长19.4%、6月末回落到16.2%、9月末又回落到13.9%;各项贷款年初增长20.6%、6月末回落到16.7%、9月末又回落到13.7%;中长期贷款年初增长30%、6月末回落到26.7%、9月末又回落到21.7%,呈现了明显的全面回落态势。
这次宏观调控,致力于改变长期以来靠粗放经营、靠规模扩张、靠低水平发展带来的问题,着力解决体制、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深层次问题,力求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因此,对今后经济的长远发展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1月01日 第一版) (责任编辑:庄红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