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在市场里,如果有了需求,就应该会出现对需求的满足。因为这是一个获利的机会。如果需求足够大,就会出现专家。如果这种满足没有出现,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而且一定是市场以外的问题。
尽快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银行体系,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下一个突破口之一。目前僵硬的银行体系,极大地阻碍了健全的市场秩序的建立,影响了许多行业的发展。
中关村的计算机产业由于政府干预相对较少,发展很快,但在这个产业中存在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时常会发生欺诈事件。
在中关村的计算机上下游经营商之间,往往并不实行一手钱一手货的制度,而是普遍存在账期。相当一部分公司,甚至是大部分公司,经营中严重依赖这种账期。我就听到一位行业老手告诫新入行者时说,想在中关村站住脚,首先要培养出广泛的“拿货”网,也就是要有较强的关系,可以从别人那里先把货拿来,过一段时间再付款。如果没有有效的“拿货”网,是不能被称为合格的经营者的。
由于激烈的竞争,计算机行业的利润率被压得很低,因此,可以利用账期就变得尤为重要。组装出售一台价值几千元的计算机,可能利润只有一二百元,甚至只有几十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先拿出几千元购来所有部件,组装后再从顾客那里收回钱来,资金压力就会变得很大。中关村大多数的公司是承受不住这种压力的。
结果,由于大家几乎都在赊账,中关村的许多公司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的资金借贷关系,彼此之间长期性地保持着债权债务关系。一旦其中的某一家由于突然的经营问题,或者经营者的恶意欺诈,就会发生广泛的资金链断裂,使市场秩序受到严重的冲击。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概括来说,这种局面产生的根源在于:金融管制导致专业的金融服务难以进行。计算机的经营者不得不被迫从事非专业的准金融业务,由于这种非专业性,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必然较弱,于是使得欺诈事件得以较多地发生。
利用账期付款,实际上可以被看作为一种短期无息贷款。这种贷款,一方面金额不大,同时还要求运作迅速。这是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无法提供的。这不是因为现有银行的工作人员不敬业。现有的银行,包括近年来新成立的商业银行,都属于全国性的大中型银行。要求这样的银行承揽小额短期贷款,是不符合商业原则的。这样的短期小额贷款是地区性的中小型银行的业务范围。
假设在中关村地区存在一批小型的地方性商业信贷银行。这些银行由某几个股东集资建成,并不经营普通储蓄业务,专业于小额商业贷款,自主制定利率。由于长期在中关村地区经营,这些银行对相关的公司及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非常熟悉,加之银行对风险控制的专业技术,于是可以非常及时高效地发放小额贷款,甚至可以通过一个电话、一次会面即决定某笔贷款的发放。由于规模效应,这些银行还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分担一部分经营风险。这种银行体制应该可以满足中关村的计算机公司对短期小额贷款的需求,使这些计算机公司不必再依靠赊销生存。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防范市场风险。对银行的依赖也会反过来使经营者主动提高诚信水平。有效的银行体系会使欺诈成本大大增加。
现在,由于银行管制的限制,不可能成立这样的小型地区性商业信贷银行。于是,计算机公司所需要的小额贷款,只好以账期的形式由上一级销售商提供。上一级销售商并不是金融专家,既不掌握足够的金融技术,又没有防范风险的技术,因为没有规模,也不能指望保险公司分担风险,由他来做这件事,不符合社会分工的要求,但由于需要扩大销售量,上一级经销商也只好“赶鸭子上架”,勉力为之。这时,出现欺诈事件,出现资金链的断裂,都是不可避免的。
现实中,有人——比如中关村管委会的人——主张为了解决中关村这方面的问题,应该加强监管。这个建议的有效性很可怀疑。官员们不但不是金融专家,而且缺乏激励机制,把事情做好的可能性很小。
在市场里,如果有了需求,就应该会出现对需求的满足。因为这是一个获利的机会。如果需求足够大,就会出现专家。如果这种满足没有出现,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而且一定是市场以外的问题。
作者李子旸为搜狐星空财经评论专栏作家
声明:搜狐财经稿件,如须转载,请注明出处。如须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发邮件至e-finance@sohu-inc.com,或致电010-65102160-6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