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是西方企业迅速致富的发家地。《德国之声》10月21日的一篇报道援引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管理顾问霍赫贝格的判断说:“我们相信,由于利润回报差强人意,大概1/3的外资企业将在几年之后撤离中国市场。”
一大批跨国公司未来从中国灰溜溜地撤退虽然令人震惊却丝毫不值得奇怪,除非他们在本土化方面做得更出色。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报告认为:日益激烈的竞争并不是跨国公司失利的惟一原因,他们还存在组织及管理方面的问题。跨国公司在中国过于强调中央集权,听令于外国总部遥控,不能因地制宜灵活处事,无法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尽管中国拥有许多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素质良好,同时熟悉当地市场状况的管理人才,外国公司却往往倾向于任用外籍经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许多外国公司照搬本国市场的营销经验,却对中国顾客独特的消费心理不加以考虑。
在国际经营中最强有力的战略分析工具之一是“一体化/响应分析框架”,我们使用这个矩阵分析时也会发现,纯粹一体化战略与纯粹本土化战略都不能获得成功,只有平衡一体化战略和本土化战略的跨国解决方案才能够赢得利润。跨国公司的跨国属性注定其不会采用纯粹本土化战略,但在具体市场上忽视本土化显然会酿出“通过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战略,既得不到一体化的好处,也得不到本土化的好处”的悲剧。
对于大部分跨国公司来说,除了统一步调,全球化对其经营没有任何意义。阿兰·鲁格曼在《全球化的终结》一书中断定:“思维区域化,行动本地化;忘掉全球化。”他相信跨国公司的大多数生产和服务行为,过去一直是,现在仍然是区域性而非全球性的。可口可乐公司前CEO道格拉斯·达夫特也说:“‘全球化’逐步发展的下一步现在只能是‘地方化’。”
我们处于一个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全球化时代,但越来越多的传奇故事表明,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只有推行本土化策略才能获得成功。堪称典范的餐饮巨头肯德基为适应中国市场曾推出“老北京鸡肉卷”,至少一段时间内后者的热销与肯德基在中国的快速扩张是同步进行的。
努力理解中国文化的耐克也得到了好处。10月25日的《时代》周刊报道说:“早在中国人料到将有一个新的民族英雄诞生之前,耐克就已经开始行动了。希腊奥运会田径赛场上,在刘翔成为110米跨栏冠军的一瞬间,耐克向市场投放了一系列新的广告。电视上是这样的画面:起跑线上,准备动作,亚洲肤色的小腿……随着一连串起跑动作,字幕打出:定律1:亚洲人肌肉爆发力不够?定律2:亚洲人成不了世界短跑飞人?定律3:亚洲人缺乏必胜的气势?然后镜头拉开,刘翔一路领先,把对手抛在后面。字幕打出:定律是用来被打破的。这个广告立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跨国公司虽然是国际商务的主角,领导着全球化的潮流,但全球级的公司战略未必是在中国赢得利润的灵丹妙药,在具体市场中本土化显然比全球化意义更大、更为有效。中国市场因其人口众多、消费潜力无限而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独特性既包括政治差异,也包括游戏规则的不同和极强的本土文化。要想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获得成功,就只有适应这个系统,承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
本土化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种形式,更不是装潢门面的布帘,而是一种适应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它既包括充分利用中国当地资源,大胆启用中国管理人才,也包括合理下放决策权,并发展成本控制及薪酬机制。
霍赫贝格说:“要想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上获益,外国公司必须重视远期投资,也不可照搬本国企业的管理模式。”那些固守其所谓全球化战略或是将本土化仅仅作为一种形式的跨国公司,即使全部从中国市场败退,似乎也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