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近期,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迭创新高,对此,有分析认为,“石油危机已经浮出水面”,“高油价必将困住中国乃至亚洲经济”。
期货价格有水分
需要指出的是,原油的“期货价格”不管多少,并不是真实的消费价格,也不代表“石油危机”。
目前,我国平均每天进口原油约300万桶,以满足战略石油消费与石化产品的下游行业,年平均用汇约为300亿美元,消耗掉的货币,并不完全都是外汇,也包括“外贸商品”——我国在国际贸易结算方面的“储备资产”,包括“贸易配额”在内。
因此,只要我们应对正确,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动荡,一般来说,很难对我国以及亚洲地区形成长期的生产成本压力。
众所周知,由于原油是“硬商品”,是最重要的“战略商品”之一,所以,只有国际货币市场上的战略游资、也就是投机资金才是最大的赢家。
反之,那些石油生产国,也就是石油的长期供给者,他们是“卖出”原油的国家,并且持有“不间断”的“空单”,因此成为此次原油价格投机的损失方之一。但是,这个损失,考虑到交易价格的平衡关系,再销售价格以及石油股票价格的上涨,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大。
对此,消费者才是受害者,如果消费者不理解这个机制,相反,“消费增长造成国际油价高涨”的论断就会甚嚣尘上,显然这不是事实真相。
所以,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原油期货价格并不是一个“真实价格”,也不是原油价格的“新发现”。一般来说,期价可以“对冲”交易的正常风险,但也无法“绝对套利”。
事实上,当前的纽交所原油期货价格,就是市场的“投机价格”,大量的套利盘如果发生巨量“穿仓”,就会“弃盘”而去。其后果,一是纽交所的“仓储系统最终崩溃”,最终不得不接下大量高价的“远期石油”;二是纽交所“涸泽而渔”,继续以各种理由(比如台风)拒绝“空方”进场交割,那么,纽交所市场的“市场诚信”同样会受到市场质疑,它仍然会被长线炒家所抛弃。
“桌子下面,另有玩法”
由于此次油价上涨的投机背景,亚洲市场各国,包括中国、日本以及韩国,对市场今后的走势,是不会“无所作为”、“听之任之”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于石油长期消费的真实的战略判断———当前纽交所是“咬盘”下的“单边市”,我们所要做的,只不过是学习卞庄子“坐山观虎斗”。卞庄子是春秋时期的勇士,曾“单身猎双虎”。
他的方法就是“坐山观虎斗。弱者亡,强者伤,一击可奏全功”。
从长期看,中国早晚要过“原油期货”这一关,虽然当前的盘面并不“干净”,但也可以观察到多空双方的交易策略。同时,还可以在市场的拐点出现时,以跟进的策略,摊低远期成本———毕竟这是一次相当少见的“多头行情”。
据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当前涉足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大型对冲基金至少有50多家,他们有一些是“重仓”参与了原油期货,所持头寸已接近交易总量的20%。而这些大型对冲基金大多来自于一个国家,说穿了这个国家就是美国。正常的情况是,除去交易成本,这些头寸在行情结束的时候,会有一半左右“相互残杀”,陷入结算困局,最终被市场所“消灭”。
我们只要看穿此次原油价格波动背后的“投机成分”,并且适当调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基本上可以“避开”当前市场上的这种“坏环境”。与上个世纪所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不同,此次原油价格上涨的背后,是有期货背景的。所以,一旦顶部出现,就会形成“大幅跳水”的局面。
当然,只要在国际油价的形成机制中,存在着过量的“炒作因素”,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就应该利用这一“交易资源”,在大盘跳水以后,发挥自已的“吸纳”作用。
与此同时,由于人民币的强势背景,我们需要警惕价格后面的“战略因素”,防止企业原材料被“卡”。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对于“投机盘”施加“交易压力”,桌子下面,另外还有很多的“玩法”———我们完全有条件顺势而为,“坐观”国际油价“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