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3年9月9日,又一个中国股市难以忘怀的日子。
大盘1300点的心理底线被轻松击穿,市场传言四起,恐慌情绪蔓延。
恐慌抓住的不仅是普通投资者,机构和监管者也如坐针毡。据悉,在随后几天里,证监会先后召开多次紧急会议磋商对策,各路金融智囊也以制度性改造建言决策层。
机构呼吁制度性救市
1300点失守次日(9月10日、周五),证监会就紧急召集几大券商研究部负责人赴京开会;9月12日(周日),备感压力的证监会又召集数家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负责人再次紧急磋商。
一大型券商高层对记者透露,证监会召集这两次会议的本意是想听听这些券商高层对近期市场的看法,二是询问券商是否还能“撑得住”。但数家券商和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这两次会议最后都成为了机构对证监会的“诉苦”会。
不过,与以往的“诉苦”不同,这次各机构负责人已经不仅仅呼吁监管层出台扶植政策,而把焦点集中在股市的制度性缺陷上。大部分机构相关负责人都表示,对于证监会一般性的救市政策都已经不太感兴趣。光大证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会上券商抱怨的其实是一些老生常谈:上市公司业绩太差、没有投资价值;股权分置久拖未决……“但这些问题都是制度性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任何救市政策都只能延缓股市危机爆发,而不能解决根本矛盾。”
市场企盼决策层出手
据一知情人士透露,以上两次会议后,9月13日(周一)晚,证监会又紧急召开了一次“救市政策”讨论会。此次会上讨论了什么内容,记者无从得知,但会议的第二天(即9月14日),沪深股市开始放量上涨,给投资者带来了一丝曙光。
而同时,市场上有关国务院出手相助证券市场的传闻四处流传,最有板有眼的一则称:人大常委会原则批准恢复设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传闻的真实性记者无从证实,但传闻透露出市场企盼决策高层出手拯救证券市场的强烈愿望:“制度性改革方案单靠证监会制订不出来,这牵涉到方方面面利益关系,必须由国务院牵头,各部委协调决策。”前述市场人士分析。
9月15日,有媒体披露,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应邀赴国资委做报告,直陈股权分置之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表示:国资委要密切配合证监会搞好各项工作,许多改革看似很难,真正要做起来也比较简单。对此,江苏天鼎秦洪认为,从中可以看出国资委和证监会已经开始动作,这为市场企盼的制度性改革提供了前提。
全流通改革需要勇气和决断
在市场人士急切呼吁制度性改革时,记者得到了最新消息:有国务院智囊之称的某研发机构正在拟订机构一份“救市意见”准备提交给决策高层。
据悉,该意见指出,解决股市问题必须正视股权分置顽疾,并首次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十多年畸形运作,已经出现若干价值取向不同的利益群体,其中部分还掌握了相当大的话语权,这使全流通改造异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利益各方的一致赞同决策、令市场和投资者皆大欢喜已无可能。对于决策者来说,目前必须拿出政治魄力和勇气,尽快决断。
同时,报告还对“全流通”实施提出了一些框架性建议:首先,不能局部改造,必须整体改造,局部改造会令未“全流通”部分市场面临崩盘;其次,推动全流通宜早不宜迟,宜主动不宜被动,宜图大义不宜谋小利,因为拖延只能令市场信心消失殆尽;并建议监管层只负责进程推动,至于具体改造方案设计,交给股东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去做;同时明确指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应该有“全流通”政策的话语权和优惠权,因为它也是股东,在证券市场上的地位与普通投资者等同。关于改造时机,报告认为择时应停发新股并令A股停盘。
对于此份报告,部分券商和基金研究人士对其显示的改革决心表示赞同,但对其所提出“框架性”建议颇有质疑,认为部分建议属于“海市蜃楼”式的美好愿望。
尤其对停发新股和A股停盘的方式推动全流通,某基金公司研究总监认为,如果按照此方式解决,估计要花数年才会解决全流通问题,“A股长时间停盘,券商怎么办?证券交易所怎么办?它们的收入都没有了!”
另一位券商研究部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其实不少券商也都在积极研究制订全流通方案, “但我们知道这一事情单有美好愿望还不行,牵涉到的利益太广,必须需要高层协调好各部门利益,再考虑合理方案!”该负责人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