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老实说,大学生助学贷款难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不过一笔助学贷款需要方方面面盖上70个印章,还是让人在麻木中有些丝的震惊。
记者在广州几所大学调查发现,一笔助学贷款最多的要盖70个“章”子,包括学生所在地公章、院系公章、学生处公章、学校公章、银行公章、学校银行账号章以及经办人的姓名签章等等(见11月14日新华网)。
每一个公章、私章都是一道关卡,几十道关卡,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其难度不亚于登月。
一笔数千元的助学贷款,需要盖70个各类“章”子,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站在贫困学生的角度谴责银行,鞭挞学校,给他们一顶大“帽子”。
弱者固然要同情,不过谴责、鞭挞并非理性之举,于事无补。助学贷款难,可谓冰冻三尺,并非完全是由银行、学校冷若冰霜造成的。
我们不妨先来看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事例:2002年9月底,郑州某高校1797名贫困大学一次性向银行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600余万元。2003年7月份,这1797名学生中的463人走上了工作岗位。一年过去了,这463名学生中的300多人在贷款分文未还的情况下,杳无音信(见9月3日 新华网)。
言而无信,贷而不还,面对银行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的助学贷款,居然有65%的人选择“人间蒸发”来面对,叫人说什么才好呢?
令人唏嘘的是,这种现象决非郑州才有,全国皆见。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还能过于苛责银行么?助学贷款属于“政策性业务、商业化动作”,由此而产生的矛盾也就无可避免。从政策性角度上说,帮助贫困大学生度过难关,国有银行责无旁贷;从商业化层面上说,银行首先是企业,经济利益是企业的生命,助学贷款金额小、数量大,再加上跟踪、贷后管理等工作,相对于承担的高风险和低收益而言,助学贷款的推行成本实在是高到严重打击银行积极性的程度。
学校亦然,学生失信,一走了之,和尚跑了庙还在,学校肯定不能完全免责,所以学校对待学生申请助学贷款采取谨小慎重微,宁缺勿滥的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要是毕业生不失信,爽快借钱爽快还,让助学贷款贷也不难收也易,还能发生一笔货款盖70个“章”子这种天方夜谭般的怪事么?可以说,一切都是失信惹的祸。
当然,话又得说回来,借了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之后不还款,甚至玩失踪,失信于银行,害得同样贫困的师弟师妹们在“一朝被蛇咬”的银行前求救无门,也并非全是他们的个人品德出了瑕疵,不少人是有难言之隐的——大学生就业难,一毕业就失业,温饱尚不能自给,遑论还债?即使就业,时下的大学毕业生工资水平低(苏州大学调查发现,该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工资只有800元),薪水收入除了糊口,所剩无多,何来“闲钱”还人?而且,贫困生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们肩上担负着养家(不是小家)重任,在个人信用与家庭生活之间,他们不得不选择后者……
一笔助学贷款盖70个“章”子,天方夜谭背后隐藏着有几多令人心酸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决不是通过谴责谁,或者给谁发一件措辞强硬的“红头文件”可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