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日前各财经媒体均在显要位置处刊登了一则爆炸性新闻,即在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任要职的发审委工作处副处长王小石,从而引发了媒体的强烈反应,那么,如何看待这一信息呢?
敏感阶段出现敏感事件
当前正处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敏感阶段,从而使得新股发行一直受到市场人士的关注,由此也使得证监会的发审委受到市场的关注,既如此,作为发审委工作处副处长的王小石更是成为舆论的焦点,想一想,当初媒体要想采访王小石,可能极不容易,从而使得公众对发审委晦莫如深,此时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大报特报的机会,敏感的媒体怎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也就是说,如果王小石不在发审委,那么,王小石被检查机关带走也就是一件普通事件,如果王小石不是证监会工作人员,而是妇联或者什么卫生部门的副处长,那么,也不会成为事件的焦点。更何况,比王小石官位大得多的高管们还经常出事呢?副处长在目前“出位”的官员数目中,简直不值得一提,看来并不是王小石造就了新闻,而是敏感部门敏感位置造就了新闻,真正应了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说法。
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既然如此,我们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在一个要害部门工作人员,在一个缺乏相应相应透明与廉政监管的要害位子上,不出现那才是新闻呢?更为重要的是,即便王小石出事了,但也并不代表证监会所有的工作都会出事,就如同陆德明有点事,并不意味着复旦大学的名声一落千丈,明年也不会出现复旦大学无人报考,复旦大学毕业生无单位要人的尴尬境地,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出了王小石就大惊小怪。
因此,我们认为,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改革并不会因为王小石事件而停止,新股询价制度也不会因为王小石事件而改变,证券市场的交易也不会因为王小石事件而停顿,发审委也不会因为王小石事件而停止工作,在这样背景下,我们的确没有必要对王小石大惊小怪,以为会如何如何?其实过个个把月之后,太阳照常升起,证券照常交易,新股照常发行,一切皆归平静,既如此,我们又何必为一普通人在不普通岗位上犯的事去大惊小怪的呢?
期待着如何结尾
但是,我们知道,事件有开始就得有结尾,虽然有的结尾是马马虎虎,甚至干脆以……符合来代表,就如同江苏琼花(002002)(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以及若干个被中国证监会立案侦查的上市公司一样杳无音信一样。
所以,对于理性的市场参与者来说,关注的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事件的结尾,一方面是王小石事件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或者说法律意义,即看一看会否起到提升违规成本的目的,否则还会有第二个王小石,第三个王小石。另一方面则是王小石事件会否对发审委工作的透明性予以推动,如果有推动,就有进步,也不枉媒体们的鼓噪,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当然,我们也在看王小石事件会否对那些与王小石有关的上市公司的处理结果,因为单纯从行贿受贿角度来看,与之事件有关的上市公司其实当当了行贿的角度,在受贿人受到法律追究的背景下,行贿人会有什么样的追究呢?ST还是退市抑或板子举都不举,这无疑会考验我国证券市场法制中否健全这一个大大的话题,我们期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