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有媒体例举了中国股市单日跌幅榜,周四(2004.10.14)跌幅赫然排在前列。市场有涨有跌本属正常,但“莫名”暴涨,“无故”暴跌,就要问个深层的原因了,尤其是维护这个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监管部门该有说法,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听到他们打开金口。
关于9.14行情,《证券导报》9月18日头版头条提出这是救市性质的暴涨,但事实上,这也只能是通过种种迹象,作出的一种分析。因为并没有权威机构,比如中国证监会明示什么。
至于10月14日的暴跌到底意味何在,市场同样不清楚,我们只听到一位中国证监会前主席还有一位上交所的官员在那指点市场:一个说私下意思中小板可先行全流通,另一位则大谈不必恐“大”(盘股),中小板大部分股票于是应声跌停,大盘则因恐惧扩容飞流直下。
市场并非无人置评,但我们极少听到监管层的负责任的“解盘”,有种种理由为这种现象辩护。但似是而非的解析并不能服众。至少在网上质疑中国证监会之声,犹如球迷质疑足协一样,并不鲜见。
一个建立已十几年的市场,至今问题堆积如山,证券业甚至被某些媒体评为中国十大危险行业,这到底是为什么?股民不断经历着市场的暴涨暴跌,不断体验着非理性的市场巨变,而关键人物:中国证监会的官员们每每不置一词,他们难道是害怕负责?他们需不需要负责?
为此《证券导报》也采访了一些市场中人,为部分关心的股民读者答疑解惑,提供参考。
海南大学教授王志武:在一个正常的证券市场,股市暴涨暴跌,监管部门是不需负什么责任。然而,中国证券市场是个政策市,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其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着问题。对流通股股民来说,中国证券市场是零价值的市场!为何这么讲,其一零诚信,其二零权利,其三零回报,三者综合就是零价值。可以说,股民投资股市,并没得到回报,反带来了烦恼,成了债务人。股民们把希望寄托于国家政策上,因此有关监管部门制定政策应多考虑股民的诉求,否则,让股民彻底失望,股市崩盘是必然的。然而可怕的是,对保护投资者利益政策的落实,中国证监会能拖则拖,而对于上市公司圈钱倒审批得很快。保护投资利益,中国证监会口头也答应了,然而行动起来总不情愿,“国九条”才落实了一条。有业内人士告诉我,2000年之前,公司上市的成本大约为两百万元;而2000年之后,需要两千万左右,其中部分是正常费用,而其余大多拿去公关,如果此说法属实,其中产生的腐败是多么惊人。
广发证券李君华: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部分,受其他市场的影响,因此,中国证监会能做的是有限的,若把所有问题往他们身上推不妥当。但另一方面,管理层确实存在不足之处,一是证券市场的定位问题,过分强调融资,而忽视投资功能,到2006年之前,还要有一些大型国企上市融资,市场失去“造血”功能,长期依赖股民“供血”;其二,上市公司资产整体质量差,投资者投资回报率低下,这与中国证监会把关不严不无关系;第三,市场出现莫名的暴涨暴跌最直接原因,就是中国证监会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存在着缺陷造成的,也就是说,过度发展公募基金(如,开放式基金的疯狂扩张),而压制私募基金发展,结果就是市场投资者结构单一,缺乏对手,基于同样的投资策略理论、参考相似的研究报告、选择品种相同,于是开放式基金的交易行为雷同,所以容易引起市场暴涨暴跌,即使监管层明令禁止开放式基金联手也无济于事。
股民陈女士:作为普通股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希望中国证监会能改善市场环境,别再像近一段时间来,屡屡让股民受打压。希望中国证监会多多了解市场、民情,要负起责任来。
天涯社区网民“牧马爷”:纵观历史,往往大多数人的命运,总是被少数人当成赌注。不知不觉中,我们善良的几千万股民已是“人质”,成为既得利益集团与管理层博弈的最终牺牲品。而目前的市场再向下,套牢的就不仅仅是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