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匮乏和形象受损的制约下,券商在企业年金理财等先行业务优势已经无法保持,只能通过与其它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投资理财业务,在夹缝中努力寻找生存空间。 企业年金理财: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近期,业界对企业年金的前景一致看多,券商作为先行者也被视为这一理财市场未来的有力的竞争者。但越来越多的券商意识到在未来的投资管理人竞争中,券商行业并不占据优势,甚至有可能前功尽弃,而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则可能后来居上。 地方企业年金中心收缩战线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目前年金理财市场实际上处在收拳状态。深、沪等地的企业年金中心由于自身的受托人资格也需进一步确认,因此目前都在大举收缩战线,忙于资金回笼。 据称,深圳一家志在形成企业年金专项管理能力,已在企业年金市场试水多年的券商,在高峰时有超过20亿元的企业年金规模,而现在该公司手中的企业年金资源已剧减至10亿元左右。 上海一家参与企业年金理财的券商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多数企业年金中心对与券商签署的即将到期的理财合同都没有续期,而是直接收回资金了。另外,由于个别券商在资产管理业务中的违规行为使券商行业名誉受损,直接波及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对券商的信任。据称,企业年金中心年底前还会加速这一资金收缩之举。券商积累数年的企业年金资源正在丧失。 世纪证券资产管理部何晓东称:短期内券商在企业年金理财市场上处于守势。保住现有客户资源是券商未来能否在这一市场上取胜的根本。 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许多尚未参与企业年金理财的券商对开拓这一新业务有准备,但不冒进。长江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周鸽表示:目前公司已完成了企业年金业务流程设计并走访了相当多的客户,尽量做好铺垫工作。 投资管理人也要选秀? 据了解,目前企业年金理财市场各方都在期盼《企业年金管理经营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的出台。今年5月实施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曾规定一个完善的企业年金运作程序包括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专业中介机构。券商尤其重视有关投资管理人的资格规定。 有消息称,《企业年金管理经营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的修改稿正在部分券商中传阅。该《办法》针对投资管理人的资格要求延续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中的规定:综合类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不少于10亿元人民币,且在任何时候都维持不少于10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其他专业投资机构注册资本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且在任何时候都维持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另外,该《办法》还对投资管理人的过往业绩提出要求。除此之外,未来对于投资管理人的资格认定将成立专门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劳动保障部还要会同保监会、银监会和证监会共同确认投资管理人资格,然后再由劳动保障部颁布资格证书。对申报投资管理人的投资机构,该《办法》还提出了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的一系列申报要求。 有券商指出,在未来的企业年金理财市场上,要争取投资管理人资格可能经过社保选秀一样严格的筛选。而券商在两次社保选秀中陪太子读书的窘境,使大多数券商对未来能否参与企业年金管理心怀忐忑。 只有少数券商对企业年金理财雄心不改。大鹏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陈振宇认为,由于企业年金账户必须采取银行独立托管,应该说任何投资管理人参与的企业年金都已获得了制度上的安全性保障。因此投资管理人的业绩成为较量的筹码。他相信在企业年金市场上有良好业绩纪录的券商未来会保持优势。 陈振宇还强调,企业年金市场成长得很快,但规模并不像外界预期的那样大,而且企业年金比社保基金抗风险能力还低,这就需要每一个投资管理人都谨慎从事,才有可能获得可持续管理资源。目前关键是争取到企业年金理财主体的各项资格认证。 账户管理人梦想 申银万国证券客户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王礼华认为,除了争取投资管理人资格之外,券商还应积极争取账户管理人资格。目前应在企业年金账户风险控制、记账模式的选择、人员配备等方面有所准备。 目前,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人的角色多由银行承担,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早已分别成立了年金理财部和专门的企业年金管理公司,除了在投资管理人竞争中志在一搏外,这两类机构同时也是账户管理人的有利竞争者,尤其是保险公司财大气粗,有相当大的优势。而由于多数机构受限于自身的能力无法充当账户管理人的角色。 多数券商对充当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人持保留态度。因为充当账户管理人投入巨大,一般只有银行和保险公司有底气涉足,券商有限的资金实力根本无法承受。另外,国内银行和保险公司数目众多,账户管理人之间的竞争将十分激烈,券商没有必要去鸡蛋碰石头。 但从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具有专项管理能力的受托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三位一体的企业年金管理公司将是大势所趋,券商要想避免与其它投资机构在投资管理人竞争中的正面冲突,就需要向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方面转型,利用综合业务优势实现原有的投资管理优势。而这种转型实际上比应对投资管理人竞争更有挑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