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区域经济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两大重要课题也日益凸显:一是全国范围内的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另一个则是各自区域内的协调发展问题。区域之间彼此协调发展,区域内部保持自身特色,增强各自区域凝聚力,促进本区域的协调发展都显得至关重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在机理
一般来说,一个区域是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始于组成区域的各部分的主导要素禀赋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着分工和专业化的水平,会导致不同水平的分工、专业化水平在空间上实现分散与聚集,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本在于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要正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这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
区域的发展与演进大体需经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孤立城市经济发展阶段,以人口向城市集聚为主要特征;二是单中心都市围城经济发展阶段,以人口和产业继续向中心城市集聚、中心城市非均衡极化增长为主要特征;三是多中心都市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以郊区城市化和卫星城市的崛起为主要特征;四是大都市经济带发展阶段,以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及区域联动和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
其次要确认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区域经济发展应该根据区域各自的特点,确认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因地制宜的选择最为合适的主导产业。主导要素不同所决定的分工、专业化水平可能不同,从而导致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范围和组织形式也不同。
例如,在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就曾经出现两种较为不同的区域发展模式,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种是自然禀赋资源支配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如原先的东北经济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的辉煌;另一种是资本推动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如东南沿海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资本推动型经济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可否认,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正在由自然禀赋向资本再向技术和制度转换。
三是要保障区域内分工、专业化顺利开展,并促进其水平提高。分工、专业化有助于提高区域内整体经济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为了避免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导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需要在分工、专业化方面进行区域协调,保证相应的主导要素支配下的分工、专业化顺利开展,同时不断促进分工、专业化水平提高。具体来说,要协调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在产业上的分工合作,促进要素资源在区域内的合理配置,以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是要及时调整城市化发展战略,实现分工、专业化在空间上的合理聚集。
最后要进行制度创新,保障分工、专业化和聚集形态改变的顺利实施。制度创新可能包括体制、市场、组织结构、空间结构体制等。只有进行合理有效的制度创新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呼吁协调机制
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遵循区域价值最大化和交易费用最小化这两条基本原则,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协调机制的设计则可选择制度化的协调机制或非制度化的协调机制。一般来讲,制度化的协调机制更有利于推进区域紧密型合作与发展,但这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如中央与地方关系、行政体制框架、外部竞争环境、内部经济关联等。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实行制度化的协调机制条件尚不完全具备,宜采取二者结合的办法,不断扩大区域合作的范围,也可视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层次逐步建立和完善。
一是利用国土规划,对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充分利用土地调控经济的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土规划,各个地区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发展战略。在宏观上,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产业梯度合理转移;在中观层面上,各个区域根据其自己的发展优势,实现区域自身的有效、协调发展;在微观层面上,促进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二是实施城市化战略,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在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培育协调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连绵带的发展;在中部地区,以中原城市群、大武汉规划以及成渝城市带的规划实施为契机,推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在西部地区,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经济整合,培育区域经济核心增长点,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有效聚集和发展。
三是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和完善信息服务网络,形成功能互补、共同享用的公共设施体系。加快建设覆盖整个区域、联接国际国内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
四是依托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深化产业和地区分工,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生产与服务体系。全面清除阻隔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
此外,还需制定区域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目前区域协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土地的“零地价”出让、污染排放、设施建设标准不一造成难以彼此衔接等,很大程度上都缘于缺乏明确指导和约束各地方政府的行为标准和准则。□(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