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白菜价格跌到了五年来的历史最低点,获得丰收的菜农难以收回本钱,上万公斤的大白菜烂在地里喂羊……这一幅“菜贱伤农”的景象令人忧心忡忡。
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价格波动损害了农民的经济收益,这就是“菜贱伤农”的实质;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勤勤恳恳的庄稼人显得手足无措、力不从心。一方面,菜农们无法摸清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他们不清楚,随着蔬菜种类的增加,市民们对冬储大白菜的需求已经呈下降趋势;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辛勤耕耘的同时,别人也在种植同样的大白菜———就在懵懵然中,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形成了,白菜的大幅度贬值势不可挡。另一方面,菜农们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过于薄弱;正常的价格波动就足以让他们深陷困境无法自拔,他们既无法建立保鲜库囤积白菜以待时机,也无力先对白菜进行深加工再投入市场,让白菜烂在地里竟然成为众多菜农百般无奈下的最后选择。
只要市场是开放的,价格波动就永远存在,“菜贱伤农”的忧人景象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农业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该如何增强农民应对供求变化与价格波动的能力?
总体而言,破解“菜贱伤农”问题有三个方法:财政补贴、行政指导、农业产业化。
财政补贴意味着政府通过减免税收与直接补贴的方式弥补农民因农产品价格波动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农业的产业特性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的现状决定了财政补贴是缓解“菜贱伤农”的有效办法。然而,财政补贴可以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却无法提升农民把握市场供求变化的能力,最终可能导致政府在一次次伸出援手之后背负起沉重的财政负担。
行政指导意味着政府以信息披露等手段帮助农民及时、准确认知市场供求变化,促使农民调整生产决策。毋庸置疑,政府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行政指导能够增加农民的信息存量,提高农民把握市场供求的能力;但是,政府并非万能,也无法获知事关市场供求的所有信息,如果政府凭借权威性做出错误的指导,农民反而会承受更大的市场风险。
“解铃还需系铃人”,政府永远是解决市场问题的辅助手段,破解市场难题必须依靠市场自身的制度安排,农业企业化正是治本之道。农业企业化意味着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模式让位于集约化的组织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农业企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取代“单一农户”成为生产与市场交易的主体。企业化聚合了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大大增强了农民把握市场供求变化的能力,促使农民能够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前瞻性地调整生产经营活动,避免市场价格的畸形波动,从而降低农民所承担的市场风险;即使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也更容易通过采取再加工等方式进行自我调整、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
从世界范围内看,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曾经对农业进行财政补贴与行政指导,但最后促使农业走向繁荣、顺利实现市场化的还是企业化和合作化这个不二法门。无论是人多地多的美国,还是人多地少的日本,企业和合作社都是农业生产经营的细胞;无论是以跨国公司形式出现的正大集团还是以合作社形式出现的荷兰塞贝科贸易联合集团,都是现代农业企业的典范,正是这些农业企业的存在保证了农业市场的健康运转,也让广大农民远离了“谷贱伤农”、“菜贱伤农”的困局。
我们的农业市场化进程刚刚开始,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可避免,要从根本上破解“菜贱伤农”问题,财政补贴与行政指导固然可取,但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化应该是我们的首选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