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 陈 挺 北京报道
国家新一轮石油体制改革方案即将出台之时,人事上任何一点举动似乎都有着特别的含义。进入11月下旬,传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总经理陈同海将调任的消息。
中石化的人事格局,被坊间形容为“一个少帅五个老将”——56岁的陈同海五个主要副手中,上市公司总裁王基铭62岁1942年出生;牟书令60岁(1944年出生);张家仁60岁(1944年出生);曹湘洪59岁(1945年出生);刘根元59岁。按照惯例,副省部级领导的退休年龄为60岁,五位副总都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退休年龄。而这个时候,陈同海的可能卸任,似乎隐含了更大变革的可能。
智者陈同海
陈同海1948年9月生,山东人。与同行们相比,其经历相对要复杂得多。
从陈的履历上看,不满15岁1963年3月就参加了工作,25岁入党。后来继续回学校读书,28岁毕业于东北石油学院,曾经在大庆研究院开发一室做地质员。
但很快,他并没有像石油系统的干部一般,在石油行业一直做下去,而是“入关”南下,调任浙江。在浙江省科委先做普通干事,其后升任为科研二处副处长。这段时间陈同海脱离了石油行业。
而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向党政官员角色的转变,发生在他34岁(1983年3月)那年。这一年,他调任浙江省镇海石化总厂党委副书记,其后,先后担任镇海石化总厂党委书记、宁波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浙江省计经委常务副主任、宁波市市长和国家计委副主任。
但陈同海又一次出人意料——1998年4月,有着长达12年的从事地方政府及中央部委行政经验的陈同海,从国家计委副主任职上被“空降”到中石化,出任副总经理,排在第五位;5年后,正好是新一届政府换届时——2003年3月,陈同海成为中石化集团的“一把手”。一年多后的今天,业界传出陈同海将重回政界的消息。
也许与其经历有关,也许是领悟到石油与政治的天然血缘性,个性强硬的陈同海在处理内外各方利益时,能够以一种比较灵活的方法去协调各方利益。
今年7月,陈同海邀请中石油和中海油的主帅——陈耕和傅成玉,在北京东方金悦酒店进行了一次私密却又公开的会晤。
说它私密,是因为整个活动自始至终,只有三大石油公司中有限的几位高层参与或了解“聚会”谈论的详细内容。说它公开,是因为在事后,三大石油的网站上,共同高调地发表了一个由中石化代表三家起草的一个对外声明。声明称,此举是为了共商实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进一步加强合作提高石油石化企业竞争力。
1998年三大石油公司进行重组后,按照设计者的意愿,让各公司在行业内互相竞争,从而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但几大石油公司的竞争一开始就有失控的迹象——尤其是在“加油站收购大战中”。其后在相继进入各自的“自留地”后,这种竞争更加呈现无序化。同时,这种竞争延伸到海外时,导致几大石油公司在海外“走出去”活动中连连失利。
所以,这种聚会就有了可能的双重作用:一是平息外界对几大石油公司无法进行“精诚协作”的批评;二是协调行动,在新的石油工业体制改革中,谋取更为主动的地位和话语权。
陈同海的这种协调与博弈能力,在另外一件事上也得到淋漓的发挥:2003年12月。中石化与财政部达成初步协议,拟放弃数十亿元的税收返还,换取政府接管集团的社会职能,包括退休人员、幼儿园、学校、医院等。根据中石化集团与财政部达成的初步协议,中央财政还将从石化集团上缴的利税中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一定数额的补贴。
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这是陈同海接手中石化后最大的难题之一。2000年,中石化为了顺利分拆上市,将其几乎全部精华组建了“中石化股份”,而自己留下了123万员中的71万人。
而新的方案,“这绝对是一笔适当时机出台的划算的买卖”,有媒体评价。一方面,因为近两年的油价高企,中石化可以从上市的股份公司获得大量分红,已经有财力实施此计划;另一方面,由财政部出面促使地方政府接受该计划也相对容易,可以有效避免集团单独谈判遇到的困境。
而令陈同海得分更多的,是中石化在中东地区的成功。
此前,虽然中国是中东地区石油最大的买家之一,但一直扮演一个尴尬的角色——每桶石油要比欧美国家多付出2-3美元的溢价。而且中国的石油公司一直在中东地区没有建树。
但在2003年,这个局面开始有所改变。2003年12月31日,中石化在伊朗卡山区块风险勘探中成功打出高产油气井;同年底,中石化获邀参与开发伊朗第二大油田阿扎德干德项目的竞标;今年1月28日,中石化又受邀参与伊朗对外招标的16个油田勘探开发权的竞争;而在前一天的27日,中石化又中标开发沙特的一个天然气项目(这是沙特政府25年来第一次对外开放的三份天然气合同中的一份)。
到了今年10月底,伊朗石油部和国家发改委在北京签署谅解备忘录,伊朗将允许中石化开发其Yadavaran油田,条件是中石化在未来25年每年从伊朗进口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
虽然其中有着更为宏观的大国政治博弈因素,但不管怎么说,中石化挤进中东了。
“狼”的一面
陈同海在上任中石化后不久,说出了一句令业界震惊、媒体兴奋的话:要把中石化变成一只“狼”。
虽然外表文质彬彬,但他的强硬与激进在公司内部是有名的。“在当副总的时候,就是一个敢做敢说的人。当时他很多决策大胆,讲话时,经常带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味道。”中石化一位中层如此评价陈同海。
“狼”的第一口,咬向比它个头还大的竞争对手——中石油。2003年8月,中石化云南大理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大理公司”)向大理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诉状,将青海省中青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的下属企业,以下简称:“中青公司”)告上了法庭。
事情的起因非常简单,中石化想终止清算一家双方合资成立的油库企业。纠纷的金额只有1000多万元。但这起孙子辈公司的诉状发生后,两大公司的总部高层领导都极为重视,均派人为此案赶到云南。
因为这一看似简单的民事诉讼的背后,关系到双方在云南市场的沉浮。
大理公司原为云南省石油总公司大理公司,管理滇西6个地区的油料供应。1998年,国家石油体制改革,大理公司划归为中石化,中青公司则被划归中石油。
而在1997年,大理公司与中青公司签订了《合资经营协议》,共同出资成立了大理中青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便共同经营在云南大理的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中石化此次诉讼有两个目的:将当初出资的油库拿回来,或者将合资公司解散,就可以使中石油在云南滇西市场找不到登陆点。因为对中石油来讲,油库是其供应滇西市场惟一的基地,失去了该油库就等于失去了整个滇西市场。
而这种市场通路中间批发环节的控制,在没有第二种选择的情况下,就可以致对手于死地——所以,虽然今年12月10日,是对外资开放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的时候,但国内的石油企业并不太惊慌的原因也是如此——在中国入世加入世贸组织时,虽然承诺了成品油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对外资开放的时间,但并没有承诺原油及成品油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权利,尤其是国营贸易权这种特殊权利是被世贸组织所允许的。
所以从去年开始,中石化悄然增加了在这种批发环节的控制,投资也在大量增加。
对于这种渠道控制的力量,陈同海领导下的中石化同样将它运用到了对付其它对手身上。作为实质上的行业监管者,同时也是第三势力——其它炼化企业指标(原)油的分配和供应者、成品油的收购者,中石化在山东为了防止对手做大。对当地21家中小地方炼油厂采取以建大炼厂形式换取地方政府取缔这些企业、提高原油售价、降低成品油收购价、控制原油供给、联合运输部门控制运输等方式进行围追堵截。
而更让社会所熟知陈同海强硬本色的,是在茂名炼化债转股纠纷事件,虽然面临着投资者和媒体带来的社会普遍抵触情绪,但陈同海治下的中石化仍然坚持着绝不妥协的原则,并最终扭转乾坤。
同样,“狼”正变得越来越轻盈——继前几年中石化对普通员工进行精简之后,中石化裁员直接面向了中层——其中,1000名处级干部将要被精简25%,而精简的主要原则是按照55岁“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即处级干部到了55岁就要离岗。
未来中石化
“这怎么可能,六个老总中,只有陈同海比较年轻,他卸任以后,中石化谁来管理?”中石化一位人士在记者求证有关陈同海卸任传闻时,如此反问。
这的确是个问题。但在此之前的背景是,从今年开始,国资委在推行中央企业干部年轻化以及年龄限定规范化上下了大下功夫。
不久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就曾公开表示,要在3年内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适应中央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层级结构清晰、专业结构配套的人才队伍。
而据国资委企业领导人管理一局一位工作人员说,中央企业要实行领导干部年轻化,对劳动法规定的60岁的年龄界限,国资委直属企业也要无一例外地执行,而且将严格执行。
今年,多家大型国企负责人纷纷下野:1月,中石油集团副总裁吴耀文因为年龄到期,被国资委免去其职务;5月,国资委作出决定,对长城集团高层进行了人事任免——62岁的原长城集团董事长王之因年龄原因而退休;8月,中国三大航空运输集团——中航集团、东航集团、南航集团三位年龄超过60岁的 “一把手”被集体替下;10月,61岁的哈药集团董事长刘存周没有等到年底任期结束,便被去职……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中石化高层的这种齐整的高龄化,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益的一面。不利的一方是,高层们的退休时间将非常集中;有利的一面是可以好便地换人洗牌。
而随着陈同海的可能离任,以及他副手们的可能先后退休。对于继任者而言,他于中石化几乎可以“推倒重来”般设计。
而继任者有可能从外部“空降”传言的背后,似乎隐含了中央政府在实施第四次石油工业体制改革的一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