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进入股票频道 进入新股发行之“潜规则”专题 发表评论
“王小石事件”的连锁反应开始出现。
“发行部已经明确此次发审委委员的名单出来后,将进行公示,以便让社会各界对这些候选人情况有一充分了解,甚至可以对他们的资质、业务能力等提出意见和看法。”了解此次发审委委员改选的人士透露说。
这是自去年底,中国证监会进行发审委改革以来的第一次换届。去年底,一个由25人组成发审委成立。此次,将更换其中的12人。
像国家公职人员那样进行公示,这是自有发审委以来的第一次。“原因很简单,王小石的出事让证监会意识到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以这位人士的了解,这是此次发审委委员遴选程序上出现变化的动因。
而过去,发审委委员的挑选方式和标准并不对外界公开。
低调行事
当然,“王小石事件”引起的反映还不止这些。
“现在证监会官员已经拒绝了很多的论坛和会议,相信今年年底来临的会议高峰,可能再难以觅见证监会官员的身影。”一家组织会议的公关公司人员说。“证监会好像还为此发了一个文,要求这段时间证监会官员不可随随便便出去讲什么。”当然这只是他的说法。
“我去会里办事情,稍微向证监会人员提点王小石的事,对方就说‘现在谁敢提这事啊!’,大家都非常小心。”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
有媒体报道,财经工作小组派人进驻证监会,对证监会各主要部门展开调查,并且要求15天内上交书面报告。而发审委委员亦在调查之列。本报特发书面采访至证监会办公厅新闻处,但是该信息截至记者发稿,还没有得到证监会的答复。
此外,经记者多方证实,纪律检查部门曾有人不久前到证监会,但具体了解什么并不清楚。“很显然,不会是王小石,王还没到那样的级别。”一位市场人士分析道。
“其实以往,审计署等部门也来审计过证监会,这应该只属于正常程序上的事。只是在王小石案发后,一点风吹草动往往被市场密切关注到。”此人士认为这更多只是市场的猜想。
但证监会内部的机构调整已经展开。
上周,在富凯大厦门口,记者碰到证监会一位官员,该官员告诉记者,因为即将进行机构调整,他正在上报相关的材料。“王小石事件”“对于此次会里的调整可能会有点影响,但应该不是很大,我们现在这个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说。
据了解,此次证监会调整可能会再次扩充一些部门的人员,目的是今后尽量减少借调人员。这从今年7月证监会的公开招聘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当时证监会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招聘公告,公开向社会招聘会计、法律、财经、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其中,证监会机关招聘50人,各地证监局总计将扩招近300人。
有知情人士透露,王小石一案并不会牵出太多的人,但是在此次机构调整后,一些有染的人员将会受到处理。“所以现在约会里的人出来坐坐都不方便,以前大家都很熟,他们现在都比较顾忌。”一位投行的人士说。
当然,王小石事件引爆的还不止这些。
发审委换届
发审委,这个对企业能否上市拥有较大话语权的机构目前的工作已经受到一定的影响。
“王小石案最直接的后果是证监会对于融资态度的改变,本来准备上市的一些大盘股目前基本上都停下来。”北京一位投行人员坦言,“新股发行本来会在11月底恢复,现在看来只能等到王小石案告一段落,发审委换届完毕后才有恢复的可能。”
虽然还没得到官方证实,但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已有前发审委委员牵涉到王小石案了。“王小石是介绍贿赂,那真正的受贿赂者是谁?很显然,出口只能是发审委委员,牵出发审委委员是意料之中的事。”一位投行人士如此分析。而这,相信给那些发审委委员带来不小的压力。
此前,有媒体披露,由于王小石案正值发审委委员换届期间,而此案进一步增添了发审委员职务的敏感和风险,本来有40多位候选人,基于此种压力,已有半数左右候选委员以各种理由提出退选。但据本报从多个渠道了解的情况,情况并非这样。相反,此次改选,不少有资格的人员在争取成为发审委委员。
此次发审委换届,将更换其中的12人。这12个人的构成为:律师4名,会计师1名,证券公司2名,基金公司2名,交易所2名,院校1名。12人中,既有专职委员,也有兼职委员。专职委员中,候选人与最终当选的比例为3:1。这样,此前媒体所称的一个40人左右的候选人名单并不符合。
11月25日,记者逐一向现任发审委委员征询对此次换届的看法,但是在王小石案的背景下,大家均表示不方便说什么。
去年12月发审制度改革后,发审委委员就处在非常透明的状态,但还是出现像江苏琼花(002002)(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等并非正常的事情。
此次,换届的发审委委员主要集中在律师、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中介机构,而他们又是经常与上市公司发生关系的机构。
发审委换届之际,发行监管部的调整也在进行。
据记者了解,最初的方案是发行部将原来的三个处扩充为五个处。具体为,原负责IPO(首发上市)与再融资业务的发行审核一处、负责财务审核的二处扩充为发行审核一处、二处、三处及四处,发行监管处改为发行审核五处。据了解,其主要目的是将IPO和再融资分开。但刚刚出现的王小石案,改变了证监会发行部原来的想法和节奏。“现在可能还会实行轮岗制,五个处的工作人员今后会定期调换,以避免券商或一些中介机构与证监会的一些职能部门有频繁的接触。”一位知情人士称。
新股再次延发
据了解,很多投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停止向会里报项目。“我们好几个项目做好了都在等着。”太平洋证券的一位投行人员笑言,他只能天天在家呆着,去单位已无事可做。
除了再融资会里很快就会恢复之外,IPO融资仍将处于暂停之中,证监会暂不接受企业的上市申请。
自今年8月31日发行“歇夏”之后,至今已有三月。“证监会没有给出具体的原因和时限,看来现在还要继续延迟下去。”天一证券人士说。而询价制度在经过多次修改后,证监会已经通过内审,而且已经递交到更高层。交通银行正是按照这一新的询价制度,来筹划在香港和国内A股同股同价同时上市。“我们本来预计会在今年12月份或者明年初,神华发行之后可以上市的,但现在看来延后是必然的了。”对此,汇丰的一位投行人员有些无奈。
“停发新股半年给证券公司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很多证券公司大多指望通过投行业务获得一些盈利,今年肯定不可能了。”“除了投行,证券公司还有什么业务能盈利呢?”一家券商人员这样抱怨。
据统计,今年包括IPO和再融资一共为106家公司,与前几年相比,已有相当程度缩水。尽管新发行规则已经制定完毕,并得到高层的批准,但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与新股重新发行没有必然联系。“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再去强调发行新股的事。”太平洋证券的那位投行人士认为,“现在不是放不放开融资的问题,而是整个市场因王小石事件对发行制度存在一定的不信任。”
事实上,证监会对发审委委员换届候选人进行公示,已经显示出证监会正在努力堵住发审环节上的可能出现的种种漏洞。
但也有市场人士对其效果有一些怀疑。“这只是部分的改进,甚至不是改革。”一位投资咨询公司的董先生认为“王小石事件”最可能的结果是,“暂停——平息——重发,惟一变化的只是时间长短”,而“股票发行审核权过于集中,但其义务却要由投资者来承担,这些本质的东西目前并未大的改变。”
新股延发解决的只是一时之痛,人们应当想想,“王小石事件”能否成为解决股市诸多顽疾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