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经济的现代化不可能绕过工业化阶段,高科技产业的出现实际上也无法代替工业化的功能。
过去十年来中国在工业化方面的发展究竟如何呢?中国对外开放以来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资,出现了大批外资制造业企业。如果从沿海外商集中地区的情况猜测,也许很多人会以为,有这么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中国的制造业规模一定在迅速扩大,工业化程度肯定大幅度提高了。然而,笔者用《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计算的结果却显示出相反的结论。1992年,中国本国正规制造业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之和占GDP的比重是18.8%,1996年这个比重下降到17.4%,1998年进一步下降到16.2%;2000这个比重才回升到1992年的水平,为18.5%。也就是说,整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里从规模上看中国的工业化实际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再进一步分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工业结构经历了如下变化:首先,外资企业在工业增加值当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其次,非正规制造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迅速提高,但此类小型简单的工业生产活动不能运用多少现代工业技术,也体现不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再次,本国正规制造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从42.1%跌落到26.5%,这说明本国的正规制造业处于明显的相对萎缩之中。
这种局面可以用两个“替代效应”来概括。第一个“替代效应”是,大规模引进外资并未有效改善本国正规制造业的素质,实际上只是出现了外资替代本国正规制造业的结果。1992年本国正规制造业与外资企业增加值的比例是9∶1,而到了2000年本国正规制造业与外资企业增加值的比例变成了6∶4。考虑到外资和本国正规制造业合计在工业中的比重从1992年的47.6%下降到2000年的41.9%,这说明引进外资并未有效地促进本国正规制造业的升级和壮大,而且,这种“外资替代效应”还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形成对外资的依赖。由于本国正规制造业的萎缩趋势非常明显,如果引进外资的速度放慢,中国将出现工业化程度下降的“去工业化”态势,这对一个失业压力极其沉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相当危险的。
第二个“替代效应”是指工业增长中出现了本国的正规制造业被技术简单、规模很小的非正规工业生产活动所替代的“弱质替代强质”现象。任何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非正规工业生产活动都会呈现蓬勃活跃的局面,但正常情况下这些非正规工业生产活动主要是正规制造业的补充和配角,它不可能独立支撑经济现代化。而中国的情形却是“主角”被“配角”替代了,原本应该是“主角”的正规制造业变成了工业增长的“配角”。比如,1996年本国的正规制造业和非正规工业的增加值比上年增加了3798亿元,其中本国正规制造业的贡献占四成,非正规工业的贡献占六成;1997年本国的正规制造业和非正规工业的增加值比上年增加了2010亿元,其中本国正规制造业的贡献只占四分之一,非正规工业却占四分之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工业增长中出现弱质辅助型生产“喧宾夺主”的替代效应,这是反常现象。如果非正规工业的活跃与正规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同步,这是良性而正常的;如果正规制造业处于相对萎缩中,而工业增长的“主角”由附加值很低而技术工艺简单的非正规工业来代替,这种反常的状态说明本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弱化了。
在工业化进程停滞并呈现“弱质化”特征的状态下,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步履蹒跚。中国的经济改革路径解决了精英阶层的经济需要,但却未能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也因此难以改善大多数国民今后的生活状态。经济增长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经济结构,它将越来越成为一种“符号”。如何突破经济增长的这个“瓶颈”?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能否在制度层面上找到突破这个“瓶颈”的办法。
(作者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问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