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12月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明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退出,而货币政策则在不变的稳健基调下会保持更中立些。
尽管此前外界对财政政策的转型已有很多说法,但财政政策的表述却没有权威的表达。此次政治局会议的态度,明确了财政政策的取向。可以认为,为了刺激内需而实行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结束,而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会减少。
“稳健”一词带有中国特色。理论上对宏观政策的定义一般分为扩张、紧缩和中立三种类型。“稳健”一词,在中国并不意味着中立,只是表明一种谨慎的态度。其作为帽子,已经多年套在央行的货币政策上。但这顶“稳健”的帽子却是有时松有时紧,尺码并非不变。我曾与央行官员探讨过,在制订宏观政策时,为何不明确表达。他们告诉我,中国国情特殊,中央政策到了地方有时会出现放大效应,特别是对于扩张型的政策。如果你说央行要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那么地方政府就会更加“积极”,他们会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施压,而商业银行也乐观其成,从而造成信贷急速扩张,很容易产生银行坏账。另一方面,如果央行对于紧缩政策表述过于明确的话,那么商业银行就会先紧一步,也不利于经济正常运行。不得已,央行的货币政策一直使用着“稳健”一词。紧,也称为稳健,松,也称为稳健,以不变应万变。央行的货币政策尽管会年年调整,但遣词用句的态度则一直“稳健”。
而财政政策似乎个性突出。这几年,为了刺激经济,中央明确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支出取向。不仅增量发行国债,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同时还刺激了地方政府投资的热情。“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现积极。不过,我们在对财政政策进行积极评价的同时,也应看到,财政政策所期望的刺激内需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而政府投资在拉动增长的同时,也没有起到改善经济结构,推动民间投资的良好愿望。而积极财政政策一个不太积极的结果却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引发了一轮经济过热。
显然,为了达到宏观调控的效果,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是正确的。而“稳健”的财政政策推出,其实表明,财政政策在明年会相对保守些,但可能仍有赤字出现。在央行惯用的“稳健”一词在财政政策身上的套用,显示出,中央在政策信号传递方面表现得比较低调,希望财政政策能够慢慢过渡到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由此可以推断,明年的国债发行可能适度减少,财政支出总体不会有较大起伏。而在政府投资方面,应该出现稳中有降的状况。
尽管中央对宏观政策的定义表现得比较“稳健”,但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财政政策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积极财政支出政策已经退出,政府投资会逐步减少,而财政支出的重点则是农业和公共领域。(刘杉)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