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记者张乐克)前日,金药堂“一元药”在武汉现身,这是继湖南老百姓大药房、“健康人家”发起低价攻势之后,江城药品市场掀起的第三轮降价潮。
武汉药品还有没有降价空间?江城药品销售市场谁主沉浮?
三轮降价冲击波
在今年9月份之前,各大药商都宣称,武汉药市已从暴利时代步入微利时代,药价已降到底线,没有再降的空间。
然而,武汉药市的利润却吸引来以价格杀手著称的药品零售“大鳄”———老百姓大药房。
“老百姓”来自湖南长沙,2001年10月,其首家连锁店在长沙开业,药价比市场价低45%。3年来,它在全国布点41家,所到之处零售药价振荡下拉,医院药价也受到冲击。
“老百姓”武汉分部总经理周勇对记者表示,武汉药价还有虚高,虽然该市已有大小2000多家药房,但“老百姓”仍有立足之处。
9月14日,“老百姓”首义店对外宣布部分药价。其中,“板蓝根”、“中联强效片”等5种药品的价格,低得令人瞠目。此外近800种常用药的定价,也处于此前武汉药市的最低水平。
本地药商坐不住了。9月17日“老百姓”开业,武汉各家药店派出“探子”抄价。一天之内,江城药市价格再度下调,据测算降幅达到5个点。
周勇表示,“老百姓”仅获取合理利润,再降价对正常经营就会产生不良影响。
但是,短短2个月之后,又一场价格战由武汉药企挑起。11月28日,汉深药业联合武汉大型医药批发公司――武汉新特药,成立健康人家大药房,8000多种药品普降8%,仅保持2-3点利。
老百姓药房似乎显得有点措手不及,该店负责人表示不会跟风,只称将在12月打出“买中药返现金券”。隆泰大药房也宣称其13个连锁店将拿出心脑血管、糖尿病、感冒止咳等五大类近400个品种,以低于5个点的利润低价销售。
就在各大连锁药房降价激战正酣之时,12月4日,武汉药商后起之秀“金药堂”,发动更猛烈的降价攻势,“金药堂”7家连锁店下调8000多种药价,并将200多种常用常备药价格均降至一元。名气并不太响的金药堂,近来凶猛出手,一年之内完成7家连锁店布局,又以每年100万元的租金价格从其他药商手中抢到武胜路一块宝地。
在武汉各家药房,随处可见熙熙攘攘买药的老少市民。“老百姓”开业当天创纪录的30万销售额、“健康人家”近20万的首日销售额,无疑说明市民需要便宜药,药品价格战受益的是市民。
药价还有下降空间吗?
一面是药商叫苦价格已经“到底”,一面是药店虚虚实实的降价潮。
面对此起彼伏的价格战,不少市民追问,武汉药品价格到底还有没有降低的空间?
据该市药监局统计,经过多次价格战,江城药店的平均利润已由30%下降到目前的15%以下。据业内人士测算,9月长沙“老百姓”的到来,又拉下武汉零售药价毛利的5%。
隆泰董事长俞达表示,目前全国药店的平均利润在20%,而武汉大连锁药店的利润已不到8%,再降价将没有利润空间。
汉深董事长叶柏森称:“这两年不能谈赚钱,能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
也有部分药商表示,某些药店常用药价格确实没有多少降价空间了,但一些新药、特殊用药和品牌药的零售价格依然较高,还有一定降价空间。
业内人士介绍,武汉现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药品集散地,市内一年药品零售额超过10亿元。目前武汉市医药零售行业已呈现出金字塔形生存状态:处于最底层的是超市型平价药房,主要是老百姓、隆泰、健康人家、正合、金药堂等,此类药房有规模经营、集中采购、集中配送降低成本的优势,毛利平均在7-8%;处于中间层的是具有连锁性质的加盟店,这类店有一定经营规模,但加盟费用、人员工资费用、单店进货采购费用相对较高,毛利在12%-15%左右,才能正常经营下去;最高一层是个体单店,因为销量少,毛利水平要求最高,为15%-18%左右。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政协常委邵树人说,武汉是全国零售药价最低的城市之一。来自武汉市药监局的数据,去年全市注销235家药店,约1/10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选择了退出。
药店杀价倒逼进货环节
“老百姓”挺进武汉时,选择市民较为熟悉的“中联强效片”和“金嗓子”等品种作为“降价题材”,因价格太低,引起生产厂家的不满。
武汉中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称“老百姓”的“板蓝根”和“中联强效片”售价低于其出厂价,系不正当竞争。随后,在媒体上刊登《严正声明》,称市场上某些商家开业作秀以及部分商家利用该公司产品打价格战。
广西“金嗓子”也向武汉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递交举报信,指责“老百姓”对“金嗓子喉片”的定价低于其出厂价。
虽然此后“老百姓”解释,促销活动结束后售价将回调,但不难看出,由药商发起的药品价格大战,客观上对药品销售的上游环节———生产厂家造成了“倒逼”。目前,药商竞争对生产商的经营尚未产生直接冲击,但将生产商的出厂价格底线暴露无遗。
与此同时,药房价格下降一波接一波,将药品销售的间接上游———医院,逼到了更为尴尬的境地。医院药价与药店售价之间的“鸿沟”,成为市民“口诛”的靶子。不少市民发问,药房价格不断下跌,难道医院将长期不为所动?
业内人士指出,医院药价岿然不动的原因是处方和医保政策的保护。虽然各大药房都使出“2元现金买处方”的手段,但在医院看病、在药房买药的人数依然较少,医院已采取各种手段保护自己的处方。尽管受到不少争议,现在部分医院仍在使用代码开处方。此外,近两年多来,武汉市享受医保人数增加到100多万人,规划中这一数字将扩大为260万人,但是近两年该市没有新增一家医保定点药店。定点药店的数字一直保持在58家,价格便宜的大卖场被排斥在外。
药商竞争转向售后服务
只需打一个电话,就可让药店送药上门。现在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武汉市药监局倡导下,全市超过300家连锁药店共同承诺:开展日间免费送药服务。该市已有100家药店联合行动,为市民清理家庭小药箱。
眼下,武汉市民越来越多地体验到药店提供的体贴服务。新开张的大药房纷纷宣布:免费肠胃检查、免费切片打粉、免费测血糖、测骨密度。
各式各样的健康俱乐部也在药房连锁店中兴起,益草堂药房在药店三楼专设健身舞蹈区,组织老年人腰鼓队,参加健身公益活动。“金药堂”和其他行业销售巨头,在南湖花园推出了“社区服务联盟”。还有不少药房表示,购药达50元以上的顾客还可在店旁的健康俱乐部内下棋娱乐。
业内人士认为,近来江城药店服务旋风的刮起,是其竞争“转向”的信号。药商的盈利点将从药品价格竞争转向售后服务,延伸链条将是药商竞争的新方向。
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罗顺德认为:药品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能否长期进行下去要打问号。医药竞争的关键还是要看质量,即使是同类型药品,由于生产原料和工艺的不同,价格差别很大,成熟的消费者在购买时更注意其疗效,而不是仅选择价格便宜的。
汉深大药房董事长叶柏森称,如果没有一定利润支持,商家生存都是问题,怎能保证药品的质量?隆泰大药房董事长俞达认为,降价到了这个份上,几个大型医药超市的常用药价格已差不多了,价格不再是药店兴衰的生命线,相反服务占据了主导地位。
武汉药品价格竞争大事记
2001年,武汉隆泰大药房打响国内药价“第一枪”,降价40%。
2002年,“汉深”推出国内首家平价大药房。
2004年9月,“老百姓”挺进武汉,推动药价降低5%。
2004年11月,“健康人家”宣称再次降价8%以上。
2004年12月,“金药堂”推出“一元药”,再掀价格战。
(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