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明年宏观调控实施各项政策措施,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北京消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宏观调控虽然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但经济运行中旧有的突出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明年的宏观调控趋势是更加注重复归市场化。
他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时,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十分值得关注。
没有市场化手段的配合,宏观调控难度会加大
巴曙松分析认为,目前周期性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中国2002年开始的本轮经济增长周期,是中周期与短周期的扩张期相互叠加的结果。2005年城市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消费结构仍处在升级期,汽车、住宅等消费热点尽管在经过爆发式增长之后,其增长势头可能会有所减弱,但向上拉力不会逆转。受投资成本影响,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的步伐不会停顿。因此,经济稳定增长的中期需求动力仍然存在。从短周期因素看,巨大在建规模使投资惯性运行势能较大,经济增长的自发运行仍处在扩张期,宏观调控只是压抑了其增长幅度,并没有改变其趋势。
由于信贷收缩等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影响在2005年将更加充分显现,经济增长率将呈逐季回落之势。但在中周期趋势性因素的影响下,自发扩张惯性仍然可使经济在接近潜在增长率水平的区间运行,只要把握好调控政策力度,不会出现经济明显下滑的趋势。
他认为,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在2004年上半年开始转而主要采用行政管制措施。在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下,这可能有其必然性。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仅仅依赖行政管制措施,不及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不进行价格信号的配合、改革的配合,就可能使得初期依靠行政管制取得的调控效果出现反弹,同时也可能使得宏观调控的持续时间延长。由此看来,仅仅依赖行政手段来管住土地、管紧信贷,而没有市场化的手段和市场化的价格信号调整的配合,宏观调控的难度会加大,并使其效果难以巩固和持续。
央行小幅上调存贷款利率,是货币政策进入转折点的标志
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协同配合。巴曙松在谈到这一点时说,自从国家2004年初实施宏观调控措施以来,中国的财政税收政策已经果断及时地进行了调整与配合,如长期建设国债规模从上年1400亿元调减到1100亿元,一些以国债筹资建设的项目资金拨付进度有意放缓,同时显著强化财政资金使用中的结构导向,支持农业、公共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
央行在2005年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目前情况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非常注重以下因素:(1)密切关注CPI、PPI和经济走势。由于PPI的上涨预期,带来CPI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货币政策必须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2)考虑整个社会总体流动性偏高的情况。目前中国M2/GDP比例接近200%,这在世界上非常少见,不利于金融和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在2005年的货币政策目标的安排中,M2增速与GDP增长和CPI涨幅之和之间的差距将会有缩小的趋势。(3)观察利率调整的效果。央行小幅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不能从财务杠杆方面对企业的资金成本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此次微调是货币政策进入转折点的标志,具有一定的宣示效应,即央行通过加息向市场发出了一个信号,试图改变公众的预期。如果公众预期政府将进一步加息,可能会有助于遏制投资过热。显然,这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是整个温和加息的步骤中的一步而已。
2005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会根据经济金融运行的变化适时加以完善。根据金融体系流动性状况,央行将会灵活调节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保证金融机构正常的支付清算和合理的贷款资金需求,加强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注意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
这些信号都表明宏观调控在逐步改善。他进一步预计,宏观调控政策层面的各项措施(特别是总量政策类经济手段)治理市场周期性投资膨胀较为有效;而治理体制性投资膨胀,则需要通过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来实现。包括及时清理和废止限制社会投资领域和市场准入的过时政策和法规,也应是重点之一。另外,还要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出台具体的政府投资责任追究法规,增强政府投资相关人员的责任心。
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进程,将是下一步改革着力点
从目前的情况看,要素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巴曙松认为,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和资源、公用事业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被严重低估,是导致投资过热的重要诱因,而导致要素价格被严重低估的核心原因,是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太低。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也将是下一步改善宏观调控和改革的着力点。中央领导多次指出,必须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保障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从传递出的各种政策信息来看,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资金市场化、劳动力保护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者正在被纳入下一步的政策重点。
在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以后,以数量调节为主要特征的货币信贷调控将会加快向价格调节方式的转变,更大程度地发挥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时机正逐步走向成熟。
另外,建立可行的市场化土地管理体制也势在必行。管制土地只是阶段性行为,在地价形成、征地补偿、土地批租、土地收入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形成规范的、合理的、有效的机制,对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和促进经济的合理增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