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地方汽车工业发展案例之沈阳篇
编者按
沈阳,东北三省的一个传统老工业基地。从去年开始,沈阳提出将汽车产业作为“沈阳市第一支柱产业”的口号,从此,沈阳的汽车产业有了冲刺的迹象。然而,今年以来,不期而遇的增速放缓和主力产品市场表现不佳,却让沈阳汽车业再次走入了相对低潮的时期。沈阳汽车业现状怎样,问题何在,如何在蓄势中去寻找突破?为此,本报特派记者两次前往沈阳,深入当地汽车工业的两大主力———华晨和北盛进行采访。本期“沈阳汽车业:蓄势中寻找突破”专题的三篇文章,分别从华晨、北盛和综合三个角度切入,力图呈现沈阳汽车业的全貌。
华晨:还要卧薪尝胆
走进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山嘴子路14号的华晨公司总部,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个厂区,开着两扇门——华晨金杯和华晨宝马。华晨宝马的大门开在大路上,从华晨厂区旁边的一条僻静小路走过来,就能走到华晨金杯的门口。厂区内部是不设防的,从任何一扇大门走进来,都可从另外一扇门走出去。但宝马和金杯的工作人员却被严格地要求从两个门分别进出。
这或许算是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合资与自主,共生共存,相互融合而又泾渭分明。“两座大山”阻碍企业发展
如今身陷舆论漩涡的华晨,已不再对记者避讳自己目前面临的困难。在记者的采访中,华晨方面很坦诚地道出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产品销售不理想以及和仰融还未打完的官司。这两座大山都对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阻碍了华晨顺利前行之路。
和仰融的官司虽然已经影响不了华晨的大局,但仰融之后,华晨如何塑造属于自己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辽宁省政府如何在华晨管理上扮演好自己角色,这的确是横在华晨面前的一道坎。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经部研究员钱平凡评价说:“制度问题解决不好,华晨遇到的问题就远不是一款车的滞销那么简单。”
“沈阳做汽车的条件比北京好很多,但华晨还应该向北京现代学习。”钱平凡指出,北京现代的制度成功在于代表中方的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由多家股东构成,其中还不乏民营资本,“这不仅扩大了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一个合理的治理结构就此形成。”销售疲软检讨自身原因
销售疲软除了大环境因素外,华晨也总结了自身原因:其一是中华轿车的口碑不好。这种负面口碑甚至也深深影响了沈阳本地人———在沈阳街头,鲜见华晨轿车。一位当地“的哥”告诉记者:“我们出租车公司大多选了捷达、奇瑞。中华用作出租车的使用费高,据说小毛病不少。”即使2004款新中华的上市,也没有扭转在人们心目中的这种观念。据了解,沈阳1万多辆出租车中,目前仅有500余辆中华;为鼓励上中华出租车,管理部门曾开出优惠1万元的条件,但收效不大。
其二便是“自主品牌=低端产品”观念作祟。“从一开始就以中高档车起步的华晨,不得不为扭转这种观念而努力。”华晨公关经理吕强这样对记者说。
钱平凡说:“自主品牌,重心是品牌而不是自主。但国内搞自主的却容易反过来,喜欢先谈自主再立品牌,却不知自主概念在销售上只能锦上添花,品牌不立,自主就变成授人以柄。”中华轿车之累,正缘于此。丧失宝马品牌话语权
对于以“傍大款”为特色的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引进宝马曾让人对华晨生出无限联想。离华晨厂区很远就可以看到,白色的厂房上,宝马325i和中华的两块巨大广告牌紧紧相邻,这似乎是在向人们强调中华和宝马共线生产的事实。
与宝马在涂装、质量检测及评价体系方面实现了共线,“与宝马的合作提升了中华的品质”,华晨方面这样表示。但和大部分合资品牌一样,华晨在宝马品牌上的话语权缺失是很明显的。“就连中华和宝马的共线生产,中华也要向宝马付费。”一位知情人透露。中华将变成一个车系
从明年开始,中华已经不是一款车,而变成了一个系列。华晨方面为记者列出了时间表: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推出4.6米长的中级轿车M2;同时推出自行研制的发动机系列,M2上配置的便是自行研制的1.8T发动机;2007年,车长4.4米的紧凑型轿车M3将上市。
吕强对记者说:“从M2开始,华晨将正式起步走上既有产权又有知识的道路。”M2的研发工作在签订委托合同时,就规定了华晨自己的研发人员在造型和工程两大领域都要参与,以积累经验。从M3开始,华晨自己的研发队伍完全参与整个研发过程,并且开始向合作方保时捷提出自己的要求。
华晨第50万辆金杯的下线,似乎为华晨在这个寂寞的冬季里描上一丝亮色。但华晨还得要忍受更长时间的寂寞。好在,华晨的动作频率在变快:一款名为“尊驰”的中华改款车将于本月15日上市,而且近期又传出华晨将与印度塔塔合作生产微型轿车的消息。华晨,还要卧薪尝胆。
沈阳:汽车产业刚刚起步
沈阳汽车工业增长放缓
从2003年开始,沈阳汽车产业开始加速。
记者从沈阳市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了解到,2003年,沈阳汽车整车产量13.5万辆,同比增长50%,汽车工业完成产值350亿元,同比增长5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8%。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沈阳市确立了汽车产业发展“2+1”战略布局;东部以华晨金杯、通用北盛汽车为核心,打造轿车、商务车生产基地;南部苏家屯确定以中顺汽车为核心,打造公务车生产基地;西部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打造铁西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今年,沈阳市的目标是汽车整车年产量力争达到20.3万辆,产值343.2亿元。而截至今年上半年,沈阳市汽车工业产值仅完成了96亿元,同比增长仅为3%。主要整车品牌增长显颓势
增长放缓固然有上半年全国汽车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大气候影响,但是几个主要整车品牌增长显现颓势,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2004年上半年华晨中报显示,金杯轻客和中华轿车销售量分别下跌13%和46%。去年金杯实现了7.4万辆销售,今年前8个月,金杯系列产品销量实现4.5万辆,距离全年实现7.5万辆的计划越来越远。
“实际上7月份以后轻客市场已经开始一蹶不振。五六月份已经出现滑坡,7月份金杯当月销售3400辆,是1999年之后的最低水平,截至今年10月,金杯销售环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万多辆。”中国轻型车市场联合分析会主席高允航说,“事实上,轻客市场产销量今年总体下降了12.57%,倒退到2002年的水平。”金杯之不幸,实在是受了市场的拖累。即使如此,今年9月15日,第50万辆金杯轻客驶下了生产线,金杯宣告依旧占据了国内轻客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金杯仍然是华晨的重要支点。
截止到10月,宝马在中国卖了总共1.4万辆车,增长11%左右,距离年产3万辆的目标尚有不小的距离。
至于另一个支点———沈阳中顺,2004年产销只有600余辆,其兴建的汽车工业园也刚刚破土动工,正处在起步阶段。零部件企业配套能力不强
除了整车品牌,产业集群化程度也是标志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沈阳零部件生产企业对本土品牌的配套能力也称不上很强。
据了解,沈阳共有零部件配套企业130多家,成规模的目前大约有96家。除中华、金杯、中顺等本土企业的零部件省内采购比率较高外,两个成色最重的品牌———通用和宝马,却是与沈阳的上下游产业链绝缘的,而主力产品———金杯海狮的省内采购也仅为20%。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沈阳市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零部件领域的招商也成为沈阳市政府落实“第一支柱产业”政策的重要举措。
今年4月,沈阳市经过积极争取,成为商务部批准的国家首批五大零部件出口试点城市之一,出口基地设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规划面积为62万平方米。
据《世界商业评论》报道,今年5月,投资总额2000万美元的台资企业沈阳顺亮钢帘线有限公司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事实上,像沈阳金亚汽车传动轴、沈阳双福冲压件、沈阳伍享工业有限公司等多家规模以上的零部件配套企业,都有台资的身影在其中,台资已经成为沈阳零部件领域重要参与力量。
8月6日,上海和沈阳合作投资1.5亿元的沈阳上汽金杯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主要生产金杯系列变速器、阁瑞斯后桥、中华轿车变速器等,这是继北盛之后上海汽车业进军沈阳的又一大手笔。
11月,辽宁省政府高层访问宝马,就华晨宝马扩大本土采购的问题展开讨论。
记者同时从沈阳市项目办获悉,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的沈海汽车产业园、浑南新区、东基工业园内的沈阳零部件生产基地,都先后把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作为重头招商项目。依托他们的,是大东区内的三家大型整车制造厂、四家发动机生产厂以及2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沈阳的思路应该是以整车厂为核心,吸引大连、长春等地的配套企业集中到沈阳,”钱平凡对记者说,“形成模块化生产,整车厂只搞集成、只搞质量标准。这样成本低、效率高、质量有保证,沈阳的汽车才能做得起来。”
通用北盛:不应仅仅是装配
在沈阳市大东区一个叫“第七粮库”的公车站牌下,隔着一条马路,“上海通用北盛”的蓝色标识牌在冬日清澈的阳光下分外惹眼。和北盛隔着一条马路的,是一大片国营老厂的废旧厂区,现作为暂时的停车场,1000多辆GL8停在其中的一片空地上。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里的一大片荒地将在明年建设成为上海通用的厂区。没有公关部的生产基地“我们这里没有公关部,北盛所有的对外事宜和新闻发布都是通过上海总部,”上海通用北盛汽车公司的人士在回复记者的采访要求时说,“我们只是上海通用在沈阳的生产基地。”
“通用北盛已经正式进入了正常的运转。”上海通用的公关处告诉记者。据了解,上海通用北盛汽车的前身为金杯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今年“两会”期间,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通用中国公司、上海通用三家分别占股25%、25%和50%,并宣布对其进行兼并重组。今年8月,上海通用北盛汽车正式揭牌;9月底,GL8在上海通用北盛汽车基地开始实现批量生产,计划年产5万辆。不断引进通用生产管理体系
目前北盛已经引进了GL8的焊接、涂装、总装三大工艺,至于成本最高的冲压线,则计划在明年三四月份引进。届时,GL8生产将完整地转移至沈阳。“目前通用北盛每3分钟生产1辆车,生产线非常忙碌,等到库存足够时,明年三四月份生产可能要暂时停顿,以扩改生产线。”一位知情人士说。
记者在厂门口看到,商品车、运输车进进出出,停在对面废旧厂区空地上的商品车络绎不绝地开进厂门,装上运输车。一位北盛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厂区面积有限,库存车只好临时停在厂外。
沈阳当地人将金杯通用的失败归结为“合资合对了,产品选错了”,上海通用的引入,除了引进GL8这个成熟的产品,还引进了成熟的通用管理。
上海通用创造了自己的精益生产体系———上海通用汽车标准制造体系(SGM—GMS)。对其进行完整的复制,已成为通用北盛改造的基本思路。记者从上海通用公关处了解到,北盛按照上海通用汽车金桥生产基地的标准改造生产线,目前已投资接近5000万元,沈阳项目组已将上海通用汽车的工艺文件、管理体系文件转化为北盛所需要的文件;在零部件采购上,北盛完全沿用GL8原有的供应商。“通用目前在沈阳本地的零部件采购几乎为零。”沈阳宝钢钢材配送有限公司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虹曾公开表示,对上海通用汽车的制造及管理体系的复制与延伸,是上海通用汽车扩展规模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通用北盛在沈阳所有整车生产企业中,应当是管理最为先进和成熟的一家。
但是沈阳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北盛对当地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北盛所在地沈阳大东区将如何增强对北盛的配套能力。通用北盛的角色,绝不应该仅限于独立在沈阳汽车产业上下游之外的一家整车装配厂。
( 责任编辑:任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