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欧盟如今正为打击假冒产品磨刀霍霍,但假如试图以此制裁同为假冒产品受害国的中国,恐怕有失鲁莽
国际先驱导报驻布鲁塞尔记者田帆报道 近来,欧盟一些贸易官员纷纷提高了打击假冒产品的调门。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更是在11月中旬推出一项行动计划,强调要在第三国,即假冒产品的来源国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甚至开出一份“黑名单”,威胁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进行贸易制裁。
跨国打假已有“正当理由”
说起来,欧洲市场上的假冒产品并非始自今日。那么,欧盟何以突然对打假工作重视起来.是确实要打击假冒产品,还是打着“打假”的旗号,行建立贸易壁垒之实?当然,欧盟有自己的解释,那就是假冒产品之风愈演愈烈,以至于到了忍无可忍,非打不可的境地.
据欧盟委员会的统计,2003年上半年欧盟海关没收了5千万件冒牌产品,价值约20多亿欧元。2002年,欧盟海关共查获了8千万件假冒与盗版产品,而其中的2/3来自亚洲地区。借用德国科隆海关缉私队比尔先生的话来表示:“查获的仿造产品数量在过去的几年中不断增加。从伪造产品的种类来看,凡是能够卖出去的产品几乎在德国都能找到假货。”
假冒与盗版产品每年为欧洲工业界带来数十亿欧元的损失。据德国“(打击)假冒盗版联合会”统计,德国市场上每12个名牌产品中就有一件是假冒或盗版的。欧盟专家估计,假冒名牌产品导致欧洲20万人失去饭碗。
为了彻底根治假冒之风,欧盟开始改变打假的策略,从在海关设卡查哨,改为追根溯源,从源头上打起。欧盟认为,近年来欧盟国家内部的造假活动在成员国政府的打击下已经大为减少,但从欧盟境外进口的假冒产品却有泛滥之势。为此,欧盟今后将重点对付假冒产品的“重灾区”国家,进行跨国打假。欧盟预计,美国和日本也会支持欧盟的这一行动。
对中国要“先礼后兵”
不过,要在别国的土地上打假,欧盟毕竟力有未逮,需要当事国执法机关的配合。为此,欧盟提出了六大跨国打假高招:
挑出重点国家。欧盟委员会将通过定期调查的方式,挑选出在知识产权违规问题最严重的国家。
提升人们对假冒产品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度。
加强与第三国的政治对话、激励机制以及技术合作。
运用多边、区域和双边协议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在必要时运用制裁手段。在有证据证明第三国严重违反知识产权的情况下,欧盟将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或双边贸易协定中的相关条款,对第三国产品设置贸易壁垒或进行贸易制裁。
很明显,欧盟的策略就是“先礼后兵,软硬兼施”。先对造假活动突出的第三国的执法机关提供技术与财政援助,协助其打假。如果第三国仍不肯合作,欧盟就将挥起制裁大棒。
或许是为了引起当事国的重视,欧盟还列出了一个“黑名单”,并威胁要将这些国家告到世贸组织,以追究其打假不力的责任。中国不幸名列榜首。此外,泰国、乌克兰、俄罗斯、巴西、土耳其、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也榜上有名。在公布这一名单时,欧盟时任贸易委员帕斯卡·拉米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中国是最让我们担心的国家,我们估计,20%的假冒产品是来自中国。”
制裁不应成为打假选项
不过,欧盟单纯将责任推给他国的做法并不公道。很简单的道理,贸易是一种双向选择,没有欧盟进口商和销售渠道的“有效需求”,欧盟境外的假冒产品也无法进入欧盟。
此外,以中国为例,中国确实有不法厂商在生产假冒产品,但中国同时也是假冒产品的受害国。以盗版光盘为例,据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官员介绍:“中国是盗版光盘的最大受害者。盗版活动破坏了中国经济,损害了中国税收,也损害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这位发言人说,从1996年到现在,中国海关总计缴获3亿张盗版光盘,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国外,特别是中国的邻国;即使是那些在中国生产的盗版光盘,其生产设备也是从国外进口的。
当然,假冒产品往往伪劣,确实大大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执法当局地确应携起 手来,共同打假。但是,用贸易制裁的方式来解决“打假”问题并非明智之举。再以中国为例,目前中国已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对这样的伙伴动用制裁手段,恐怕会产生“双刃剑”效应。
(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