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4年12月8日,联想正式宣布以17.5亿美元并购IBM全球的全线PC业务,这注定让世人瞩目。毕竟,这是一个小蛇吞大象的故事,比灰姑娘嫁给王子更让人们兴奋。
联想是否可以以此为跳板,真正跨入国际市场,和惠普与戴尔一较短长,实现进军世界500强的雄心壮志,我们尚不确定。这个世界,本来就有些事情,并不全在意料之中。芬兰能有诺基亚,荷兰能有飞利浦,似乎并不全在上帝妙算之中。笔者一直认为,国内两家明星企业联想和李宁的广告词合在一起实在寓意深长:“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毫无疑问,这宗交易符合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勇闯世界的发展策略。当然,我们也有理由担心:以中国企业的技术积累、市场经验、国际化经验来看,这种“蛇吞象”式的并购能够成功吗?两年前,当TCL与汤姆逊宣布组建合资公司时,李东生也面临同样的质疑。李的回答非常有力,“我知道国际化风险很大,当投资顾问告诉我国际上并购案的成功率只有25%时,我好多天都睡不着觉。但理智告诉我,国际化的风险固然大,不抓机遇走国际化之路的风险更大。”
什么样的民营企业能做大做强?正如张维迎所言:“要么有好技术,像微软、英特尔;要么有好品牌,如沃尔玛、耐克;要么有较强的资本运作能力,如中国企业目前普遍的理想。”无论是彩电业还是PC业,中国企业的长处在于低成本和在国内市场的强大操作能力,短板则是缺乏核心技术、品牌在国际市场影响力低,没有国际化操作的经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企业低成本和熟悉本土市场的长处较容易被跨国企业学习,但缺乏核心技术等短板则不易单纯通过自身的积累来加以补强。假以时日,中国企业无法弥补短板,而自己的长处又不再是长处时,势必难以立足。这就是李东生所说的“并购的风险大,但不并购的风险更大”的内涵所在。
当然,将理论上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难度之高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困难大并不意味着不能成功,只要战略合作的双方有强烈的合作和双赢的理念,有很好的沟通,有创新性解决问题的精神,它们完全可能成为成功者。如果它们成功了,对中国企业而言,就开创了一条通过国际并购迅速提升国际竞争力并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可行路径。即使并购没有成功,亦可为中国企业积累宝贵的国际化运营经验;对于并购企业而言,也仍有通过吸取教训再图霸业的机会。
国内亦有人担忧,中国企业的表现,令人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大肆收购美国企业的情形,中国企业是否会重蹈覆辙?坦率地讲,对此我们也心怀忐忑。不过,我们相信,在市场化进程中摸爬滚打了二十来年的中国企业,没有理由在别人跌倒的地方再次跌倒。
也许,需要指出的是,在做大做强方面,民营企业自身素质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环境。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优秀的企业。很难想象,中国如果不搞改革开放,会产生现在的这些民营企业;同样很难想象,眼下的市场环境能产生中国的IBM和微软。中国现有制度能鼓励民营企业做起来,但并不鼓励民营企业做大。而如果民营企业做不大,中国经济就没有希望。德隆倒下自有德隆自身的问题,但我们的环境和体制就没有问题吗?为什么在民营企业资金链条断裂时,没有人愿意为他们埋一次单?
因此,真正让我们担心的是,在这次并购中,是否有非经济因素在起作用。了解中国民营企业艰难发展历程的国人,清楚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和众多国企享有的绵绵父爱相比,和不少外企享有的超国民待遇相比,中国的民营企业生来就命途多舛。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中国民企,自然也掌握了在夹缝中生存成长的招数,就像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索亚一样。尽管有时这些招数有点出人意料。联想此举,是否有经济因素以外的考虑,我们不无担心。
在20年的风风雨雨中,联想小心地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险滩暗礁,作为国内难得的明星企业,我们真诚地祝福:联想,一路走好。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