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4年12月11-12日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的“2004深圳国际物流大会”由博鳌亚洲论坛与中国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会的主题为“亚洲联网世界”。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卡洛斯、新加坡交通部部长姚照东、菲律宾贸工部长塞萨、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香港机场管理局主席冯国经、商船三井物流(日本)有限公司社长森和树、美国联邦快递亚太区总裁简力行、UPS亚太区副总裁欧思文、宅急送总裁陈平、美国丘博公司高级副总裁Rich Soja、亚太物流学院执行总裁Robert de Souza等政府界、商业界和学术界人士将出席会议并做演讲。搜狐对本次会议做现场报道:
梁智敏:多谢傅总,他跟我们分享自由贸易区的物流,对我们来说这是关系很密切的,因为海关、保税对我们物流来说在国内是很重要的一块。昨天我们听到吴处长说港区联动是我们很有需要的,要看别的国家在这方面是应该怎么去做。
我们通常都是女士优先,但是很奇怪,为什么我们其中的一个女士,我会把她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来演讲吗?第一是她自己要求的,第二就是那个话题我想我们先集中听物流企业他们怎么谈合作竞争的问题。最后请徐女士跟我们谈一家基金投资公司如何看待国内物流的市场,如何评价物流公司,然后作出一个基金投资,在我介绍徐女士,请她出来以前,我先介绍她的背景,她是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她在成立中国创业投资公司以前,就负责和监督中国创业投资公司——美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投资活动,在和其他合伙人共同创办中国创业投资公司——美国之前,她在香港创立经营一家成功的运动产品制造公司,创立这家公司之后,她负责所有物流方面的投资,出任过熙可物流、Tait等等董事,他并获得了巴黎的硕士学位。现在有请徐女士。
徐珍利:各位先生、女士,首先我要对你们做个抱歉,因为我中文说的不是太好,所以今天我免得得罪人,免得说错话,所以我用英文演讲,因为据我了解这里的翻译特别好。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发言人、主席,今天我非常荣幸,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向非常出众的各位同行做报告,谈一谈我们对于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以及合作及竞争的看法。实际上刚才主席谈到了我是整个小组中最后一个发言的,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做了更好更精彩的发言,我只是希望能够把我的发言做的更好。
我们做的投资公司总共管理着四亿美元的投资基金,我们公司的发展历史非常长,从公司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公司同中国密切相关,这从公司建设伊始,1983年我们就在中国深圳建立了公司。我们首先是做了一个物流的投资项目,之后我们也逐渐把我们的目光转向了支持中国本地的那些创业型的企业,同时也支持中国不断地发展私营企业。
大家从简介中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实际上在几个股票交易所包括在纳斯达克、香港和台北的证券交易所都已经帮助了12个中国的本地和私营企业进行上市。这12个企业当中有30%来自于相关的物流行业,这也说明了我们公司的投资重点领域之一就是物流,另外一页也是我们公司的简介和发展历史。刚才主席也说了,不要太多的介绍你公司和你本人。
我们公司可以说是一个关于物流产业的投资性的公司,自从我们从深圳落地之后,我们公司的变化已经是天翻地覆了,在83年我们蛇口工业园区建立了我们公司的第一个办公室,大家知道83年发生了什么呢,那时候在南海发现了石油,并且开发了南海,大家可以想象那些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大石油公司的老总们每天都把他们大量的资金放在他们的钻井平台上,最终发现了原油,但是他们那些相关的钻井平台和设备却不得不因为资金而停产,这些零件被我们从香港运到了钻井平台之上,但是在这过程之中,他们有时候甚至得用渔船把这些零件运到钻井平台上。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那些外国的大型公司来说,动用渔船来说耗资太大,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的一些本地物流企业发现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们通过自己相关的团队把那些零部件从深圳运到香港再转运到那些石油平台。我们的物流业逐渐做大了以后,我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大陆,现在我们已经成为整个亚太地区主要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我们对熙可物流和支可物流进行了投资,帮助他们在全国建立了超过100家的办事机构。
我对中国的经济有一些见地,在1974年中国有11亿人口,30多个省份,但是那时候的人均生产总值只有140美元,当我首先来到中国大陆的时候,到北京的唯一方式就是在香港坐火车到罗湖口岸,再过重重的关卡之后再坐火车到广州,然后在广州的白云机场搭乘飞机到北京机场。回来也得是同样的路线,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找到更方便的路径了,但是今天中国的交通是怎么样呢?
中国现在有13亿人口,31个省市、自治区,56个民族,同时是世界上第六大经济体,而现在根据购买力评价所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4500美元,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工业力量,并且成为主要的出口国。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在这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实行了明智的政策,他们采用了一种孔子所谓的管理方式,就是从“乱市”中找出规矩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进一步通行了高等教育,通过年轻人读他们所感兴趣的专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谈到了中国的“雅皮”阶层,中国的白领阶层的崛起,这一代年轻人对于国际的做法并不奇怪,他们有自己的创新,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城市的消费不断地扩大,这些都带来了更为健康、更为有效地配送或者说是运输体系。这里有一些中国增长的经济指标,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这个图指的是在中国物流产业增长的态势,左边的图是世界物流增长的情况,你们可以看到世界物流产业增长的速度远远不如中国,而现在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供应、物流服务的产值已经超过600亿人民币了。这个方面在未来几年预计还有爆炸式的增长。
我们来看一看今天构成这60亿美元第三方物流市场当中的主要成员都是谁?我们看到中国出口市场上的物流提供都是那些在主要的城市,包括上海、天津、大连、国外大的物流企业所控制的,主要的运输方式包括铁路、海洋、空中以及公路等等,提供的服务我们现在今天提供了一系列广泛的服务,包括仓储、国际货物运输、国内货物运输以及消费产品的配送,还有小型包裹及快件递送,以及第三方物流解决方案或者称之为整个配送解决方案,包括提供相关的信息技术。
有人告诉我,最近在中国的物流企业可能高达300万家,但是刚才我听到有人说可能有100万家,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大量的业界同行,大量的政府官员他们告诉我,现在这个市场被分割的很厉害,但是仍然是非常开放的,所以我就在想这一百万家的物流企业都在做什么,市场如此的分散,他们在做什么?对于那些本地的物流企业,我们必须保证他们能够被整合为成功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现在这些公司都称自己为配送公司。
我想谈一谈对于传统的或者说现代物流供应商分类的问题,第一种就是那些大的跨国性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包括美国大的物流和快递的供应商以及相关的运输公司,包括TNT公司、UPS等等,他们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
另外一个物流方面的力量,就是由那些相关的航运企业所建立的物流分公司,还有一种就是国有的物流提供方,包括中远集团以及中外运等等,当然对于中国邮政我不想在这里置评,它是一个非常大的公司,有自己的体系。我们在国外也看到了相关国家的那些邮政的体系,最终不得不去借助一些当地的实质的物流供应方来提供服务,比如说荷兰的邮政最终考虑TNT,那么中国的邮政最终靠什么样的物流供应方呢?
谈一谈中国的快递市场在北京有宅急送,在广州有顺风、宝供等等,当我跟家乐福的总裁谈他对中国的扩展计划的时候,他说现在来预计中国的市场将怎样发展,怎样成为真正的物流服务供应商还为之太早,因为我们还需要努力让这些企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今天的国内市场需要发展及时上门递送的概念,他们现在还不太知道进一步去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性,同时也保证他们服务的可靠性的重要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要的不仅仅是金钱,同时还有成本效益的问题,如果他们能够使得他们的货存周转每年增长五倍的话,他们的成本能节省多少,他们的生产效率就能提高多少,他们这么做得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在过去二十年间,我们看到整个产业和相关的连接不断的发展,我们看到了那些外国的服务供应商一开始大张旗鼓地进入中国市场,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就只能够集中在他们专属的行业之上,在这个过程中,比如说在快递市场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国内的竞争对手,他们也对国外的同行进行竞争,同时他们又撤退了。最后你们可以看到发生了大量的并购活动,最终的结果就是那些大的、跨国的快递服务供应商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那些外国的物流供应商,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还有相关的技术、管理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如果不注重对本地化经理的培训的话,他们会失掉一部分客户,所以说这些外国公司最终发现仅仅通过购买一家中国本地的企业,你所得到的并不是市场份额和本地的企业,如果你不对它进行整合和改造的话,可能会是一场恶梦。当然我并不是在这个过程中谈到那些国有的物流企业,并不是说他们过于庞大,我们看到了跨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带来了一些国际的经验,那些私营的快递企业和供应方,他们虽然有创新精神,但是他们缺少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融资。
我们看一看在新的世纪当中怎样发展物流产业,我们看到作为那些多元化的涵盖范围非常广的服务供应商将逐步地变成集团的、不同种类的专门提供专项服务的物流供应商。同时他们将逐渐从本地和地区性的实体转变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实体。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市场的分化也逐渐向市场一体化发展,我们还必须要了解中国的政府、各个部委包括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其他相关的主管部门,他们对物流行业发展所制订出的不同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相互的协调还不够,他们更注重纵向方面的调控,横向方面的和谐稍微弱一些。今天我们看到更多的合作是进行资源的整合,比如说美国的那些公司,他们在寻找合适的国内物流合作伙伴进行并购活动。
实际上对于那些成功的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来说,如果他们不进行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走向国际舞台上,在未来很难保证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不然他们无法进入国际市场,但是国内市场也会受到国外竞争者的挤压,我认为那些国有大型物流提供商和物流公司,他们不会最终像现在这样行动缓慢或者是比较单一,他们必须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比如说像宝供物流等等,他们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改善。
最后我认为中国经济不断地全球化,中国的物流产业在不断地发展。我们可以看到1980年的第三方物流是什么样子,而现在的第三方物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现在我们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呢?未来的产业将由谁来主导呢?是由国有的、私有的还是由那些外国公司主导?或者说我们还是像刘翔这样可以看到那些本土的,私有的企业可以通过本土的创新最后脱颖而出。谢谢!
(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