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广州小车保有量50万辆以上,而停车位只有28万个,其中立体车位约2000个,远低于北京、上海等地,但奇怪的是---
“广州市内停车场所能提供的停车位只有28万个,而广州市机动车总数已经达到142万辆”,记者从昨日结束的国际交通停车设备展览会获悉。这个数字让不少车主备尝“停车难”之苦的同时,也意味着广州停车产业蕴含着12亿元立体车库商机。然而,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广州立体车库车位加起来只有约2000个,远远低于北京、上海、甚至南京等地。
12亿元停车商机来自广州市交委的数字显示,到2003年年底,拥有1000万人口的广州市机动车总数达142万辆,其中城区小轿车的保有量在50万辆以上,而市内停车场所能提供的停车位总计只有28万个。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每辆车匹配1.4个泊位来计算”,广日电梯林华部长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广州目前的机动车保有量142万辆意味着广州市目前需要配套停车位1988000个;其中,按照国际惯用办法,机械停车形式(即立体车库)占总停车形式的3%,这意味着广州共需要59640个立体车位。”“即便按照最便宜的升降横移式车位每个车位平均2万元的保守价格算,这也意味着广州停车蕴含着12亿元的商机”,林华说。
但“目前广州立体车位全部加起来只有2000个左右”,广日电梯常务副总经理郭振军说,“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立体车库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变’出车位的最佳途径。广州的速度不要说没法和北京、上海比,甚至落后于人口只有二三十万的江苏常熟市,常熟一个项目就建1500个车位”。
“早在2000年,广州市政府就已经提出希望通过立体车库来缓解停车难的问题。我们也希望在广州市场有一番作为,但从市场表现看,目前我们的主要市场在北京、上海、江苏这些省外地区”,郭振军说。
厂家陷身低价战为什么立体车库在广州难推进?是不是因为立体车库价格太高?
有厂家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个拥有50个车位的地下车库,改造成一个两层共100个车位的立体车库。按每个车位(升降横移式)2万元投入算,买家共投入200万元。而以目前广州市内机动车月保350元的正常水平,买家回本只需要9年半,剩下的20年半的租金相当于纯收益。
“目前全国有立体车库生产商大约300多家,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竞争。去年,立体车库全行业的销售额估计在9亿元的水平,但实际上厂家的投入不止9亿元”,业内人士表示。该人士称,以升降横移式车位为例,对于厂家来说,这样一个车位1.7-1.8万元仅够保本,但由于竞争太激烈,一些厂家甚至1.5-1.6万元也肯接受。
“厂家其实赚不到什么钱”,深圳怡丰相关人士称。“怡丰为深圳一发展商做了一批升降横移式车位,发展商转手以6-8万元/个的价格把车位30年的使用权卖给车主,而厂家给发展商的售价还不到2万元”,该人士称。
据了解,目前在立体车库中塔式车库投资最大,动辄需要成百上千万元。以杭州西子石川岛2000年在广州杨箕村地铁站附近的一幢塔式车库为例,这幢塔式车库占地100平方米左右,有72个车位,投资达800万元。“从投资的角度看,这当然是个长期投资,并不一定合算。但这个投资实际上也是个必要的硬件配套,这又是不能简单对比投资和回报了”,相关人士表示。
制度缺席是关键“广州对停车配套的规划和落实不到位,以及对立体车库的属性不明确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业内人士表示。
家住珠江新城某江景楼盘的赵先生,一旦7点钟以后下班,就只能把车停在离小区2公里的停车场,再打的回家。而刚刚入住体育中心附近一高档楼盘的周先生也沮丧地发现,发展商总共只为小区配备了不到40个车位。这样的情况在广州并不个别。
在对停车配套的规划和落实上,目前广州滞后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据了解,目前在北京等地,考虑到楼盘开发商与使用者分离的现实,北京等地已经硬性规定,发展商必须先对停车场进行规划、招标,拿到交委审批报告,才能对物业进行报建、验收。而在广州,并没有这样有“约束力”的规定。
此外,立体车库的属性不明确也造成这一行业在广州难以推进。以广日电梯为例。2002年,广日电梯与广州市工商局签约,为广州工商局建设有72个车位的电梯塔式立体车库。但据广日电梯透露,到目前为止,快三年了,该项目的所有审批手续还没有办完。“虽然政府部门态度很积极,但由于立体车库是个新事物,在审批上存在很多盲点,缺乏参照的依据,如到底是按建筑还是按设备验收,没有那个部门敢轻易批准担责任”。广日电梯表示,希望通过人大立法,请专家论证,为立体车库“验明正身”。
( 责任编辑:任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