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多年前,联想有这样一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词。如今,当联想成为了世界的,我们又将怎样看待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呢?
上周,中国最著名的企业之一———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收购的内容为包括研发和采购在内的IBM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全部业务,由于IBM有5亿美元的净负债转到联想名下,因此实际交易总额约为17.5亿美元。
17.5亿美元换来的是什么呢?表面上看,通过这次收购,联想当仁不让地加入“跨国公司俱乐部:根据协议,新联想集团在5年内有权根据有关协议使用IBM的品牌,并完全获得商标及相关技术;约有9500名IBM员工加盟新公司;联想收购的资产共涉及160个国家和地区;今后的联想集团将在纽约设立公司总部,以中国为主要生产基地,在北京和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设立主要运营中心,在世界各地设立办事处。于是,许多怀着良好愿望的人们凭借良好愿望做出的判断是:其一,联想集团将成为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其二,以双方2003年的销售业绩计算,此次并购意味着联想的PC出货量将达到1190万台,销售额将达到120亿美元,从而使联想的业务规模一举增长4倍;其三,联想成为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公司和世界名牌。
但17.5亿美元换来的显然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人们在对联想抱有良好愿望的同时,也对联想的未来产生了许多担忧,最集中的一点是,在PC产业,成功的并购案例十分罕见,近些年更是没有先例。的确,两家企业的购并活动可并不是像“1+1=2那样简单,许多失败的购并更是证明了强强联手未必能做到更强。所以人们有理由怀疑现在联想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PC厂商的说法,即使按照目前的累加,新联想已经位列三甲,那么明天呢?新联想会保持住自己这种“纸上的地位吗?虽然联想的“符号性人物柳传志也坦言合并之后的难度与风险:“企业合并本身就是管理难题,更何况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要收购号称是美国精华的IBM,风险非常大。IBM的客户会不会承认新公司?IBM的员工会不会承认新公司?第三点就是管理上的难题———业务和文化的磨合是不是能做好?但他还是表达了自己的信心:“总体来讲我觉得风险应该是有,但是成功的几率要大过风险。
喜悦也好,担忧也罢,联想与“蓝色巨人IBM的合作,让人们对中国企业的世界化之路又平添出一份期待。曾几何时,没有自己的世界级企业、没有自己的世界级品牌,成为中国人心中一份深深的遗憾,在中国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多么希望国内的企业可以打造出真正的属于中国的世界品牌啊!毫无疑问,联想是这些年来承载了最多希望的民族品牌之一,尤其是在联想成为了国际奥委会顶级合作伙伴之后,人们对联想的期望值更是成倍增长。一时间,联想似乎陷入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境地。联想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也是快马加鞭,直到收购了IBM赖以起家的个人电脑业务,直到被推上了“世界第三大PC制造商的宝座。但显然,联想的国际化之路还远远没有经受住考验,也远远没有到“开香槟酒的时刻。
赞助奥运会和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确为联想在全球范围内腾飞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也是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梦想的一个捷径。联想目前还只是一个中国的名牌,要想成为世界的名牌,必须依靠有效的宣传方式和过硬的产品。可以说,这两样,目前联想一个都不少:奥运会是最有效的传播载体,尤其是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更使联想在本土获得了更大的支持;而通过此次收购行动,联想将获得IBM在品牌、技术、人才、供应链等等一系列的优势,进而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不落于下风。但同样值得联想高度重视的是,在拥有了成为跨国巨头的雄心壮志和硬件保障之后,联想是否还拥有成为跨国巨头的市场环境和竞争优势。从目前PC业的竞争态势来看,联想要想取得成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但市场的态势同样预示了在成为真正跨国巨头的道路上,联想绝不会一帆风顺。
中国企业在成为跨国公司的道路上显示出过人的勇气和决心,联想和IBM的联姻不禁让人“联想到在2003年11月4日,当时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和法国汤姆逊公司行政总裁达哈利正式签订协议,重组双方的彩电和DVD业务,组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企业———TCL汤姆逊电子公司。而在这个轰动一时的购并案中,TCL占67%的股份绝对控股。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有报道说那是“我国企业第一次兼并世界500强企业的主营业务。”TCL和联想,成为中国企业实现“跨国巨头梦的先锋。其实,当联想拥抱“蓝色巨人那一刻,曾经是中国骄傲的联想就已经成为了“世界的联想,不管未来的道路如何艰难,在成为世界品牌的道路上,押上了自己几乎全部身家的联想似乎都无路可退了。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当联想成为了世界的,中国人从联想身上得到的,远远不止是快乐。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