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经济已三度过热,只有这一次,其轨迹是一条向下的优美曲线。因此,驾驶这辆全球最快的经济“战车”,是一种民族智慧。
这就有了我们表述中国经济的三个视角:
一是温和的制度改良。对国家部委的“审计风暴”,其制度性意义远高于查出了多少钱,因为审计长李金华毕竟是要老的;本报全力报道推动的“郎顾公案”,真正目的在于探索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股市跌破1300点和“王小石案”,对证监会来说,是发审制度“阳光化”的推动力。
二是中国需要在新兴战略产业上抢夺制高点。3G手机是中国领跑全球信息业的千古良机;要控制全球IT业大脑,须先控制半导体,这对于我们在海峡两岸和全亚洲的竞争力都是关键;还有汽车,一个工业大国的梦想总是从这里开始,对中国来说,它在2004年才真正开始。
三是“经济外交”时代的到来。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成局时,亚洲在全球升高,中国在亚洲升高。这种新亚洲主义的思想同样能解释中国石油战略的全球走向,在西方政治语境中,寻找石油与海权强盛是同一词。当然还有“热钱”,其背后的故事是在经济大国较量中,中国人如何打出最优美的“金融太极拳”。王正鹏
中国第3次宏观调控
一条向下的优美曲线
2004年岁末的中国经济,在向“软着陆”方向渐行渐近。当一个又一个的统计数字标注在中国经济的坐标上时,一条向下的优美曲线在不断延伸。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有过三次宏观调控,上世纪80年代末的那一次,以“治理整顿”收局;90年代的那一次,最后又走入通货紧缩;2004年的第三次宏观经济调控则有惊无险地走出困局。
-不冷不热的遭遇战
2004年的中国,实际上在打一场反经济过热的“遭遇战”。
一批经济学家在2003年7月时就警告说:当心经济过热的苗头出现。不过,刚驱散“非典”后,中国还沉浸在全球对华投资复苏的喜悦中,全球对于“中国制造”的信心让人们忽视了,房地产、汽车、钢铁、建材业正一路热火朝天。
2004年,形势就严峻了,全球对于中国经济的看好以一个数字来描述: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猛增53%,超过经济全面过热的1992年。
还有,中国的钢铁业投资增幅达到惊人的202%。
经济学家们看得很清楚:这种高速增长有“中国制造”的强大需求带来的能源紧缺,也有房地产过热带来的原材料紧缺。那一段日子里,国家统计局通货膨胀的数字一直在噌噌地变,不断逼近5%的“警戒线”。
最难受的一个数字出现了:负利率时代到来!
在2003年下半年时,国内对经济是否过热仍无统一认识。虽然中央政府在2003年7月要求地方认清部分产业的过热,但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的表态仍相当谨慎。
进入2004年,“过热”二字用得越来越多。当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开始“吹风”,胡锦涛主席到上海等地调研时,业界认识到了,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开始进入实质阶段。
让人迷惑的是,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经历的两次大的经济过热,其表现往往是全面过热和通货膨胀,这一次,却是部分过热、部分偏冷,通货膨胀的脉游移不定。
对于中国高层领导来说,这一次“下刀”宏观调控,需要“太极术”,不能下药过猛,但还要柔中带刚。因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现在,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过热行业与非过热行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沿海与内地的复杂的利益格局确实需要小心打理。
-亦刚亦柔的“组合拳”
在2003年下半年,中国的宏观调控悄然展开,这在事后被概括为“见势快、动手早、防患于未然”。为中国经济“踩刹车”的人是央行行长周小川。
2003年6月,央行下发旨在为房地产业降温的121号文件,上调了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是第一道“紧箍咒”。
2004年,宏观调控的“组合拳”已经打出:中央政府动用一套金融工具、财政工具、政策工具,冷热兼治,“中医式”手法调理中国经济,放弃“一刀切”式的狠手策略。
在中央高层,科学发展观仍然是必须坚持的思想底线。中央强调: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实行“点刹车”而不是急刹车,在“治热”时也要“治冷”。
3月,国家发改委、银监会、国家环保总局、证监会和国土资源部联手严控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行业;4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后,更严厉的调控措施接踵而来。随后,央行再度调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随后,国务院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随后,土地市场开始集中整顿,国家发改委推出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目录。
“太极拳”式的宏观调控手法频出,经济学家们紧绷的神经开始渐渐放松。各项经济指标逐月回落,形成一道向下的曲线。
7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跨过通货膨胀的警戒“红线”。
8月份,跨过“红线”。
9月份,跨过“红线”。
10月份,四度跨过“红线”。
11月份,这个指数终于退回安全区。中国经济过热的各种指标终于开始进入安全区。
-有保有压的“双稳健”
在曲线最后的回落区,央行的货币政策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成为两个最好的看点。
六七月间,经济学家就建言,央行加息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周小川还在小心观看,加息是最后一道“紧箍咒”,一定要在最合适的时机出手,央行终于在10月底看到了一系列良性数据后决定:加息。央行领导明确表示,这种调整是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继货币政策之后,财政政策也加入了宏观调控的“组合拳”。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 2005年起,实施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做法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货币与财政政策“双稳健”开始为中国经济保驾护航。
随后,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人民日报》撰文,回答中国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什么样子。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就是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对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经济领域给予特别的财政扶持。“太极术”在财政政策中再度得到体现。
不仅如此,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的政治局专门会议上定出的调子是:要把改革重点放在宏观调控中的制度性原因上。这一表态可以视为,明年,中国将在现行的经济制度上有更多的调整。北京的观察家们认为,2005年将成为中国的改革年,其历史依据就是,1993年,中国控制宏观经济过热,1994年就成为力度最大的改革年。这一次,历史的时机非常相似,况且中央高层已经作出了明确的暗示。
在“全球经济看东方”的2004年岁末,中国的宏观调控棋局开始收官。不过,宏观调控没有结束,它仍是2005年的首要任务。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中,针对宏观调控有几个关键词组:有保有压、市场配置资源、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可以预期,2005年中,宏观经济的走势会继续画出一道优美的轨迹。 李若愚
相关链接
数字2004之宏观经济篇
9.25%
世界银行本月13日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和发展中国家》报告说,今年世界经济加速增长,增长率估计达到4%。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是全球经济加速增长的主要因素预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9.25%。
7.2%
香港恒生银行首席经济师关永盛说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内地明年将实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对香港经济有正面影响。他说,香港今年经济快速增长,预计将达到7.2%,其中内地因素很重要。
第1位
我国近两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绝对数量连续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不过,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指出,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被大大高估,我国人均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存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10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万个,合同外资金额1.06万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552.5亿美元。目前,外资约占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1/10左右,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占全国外贸总量的一半以上,税收占二成左右,吸纳就业人员约2200万人。
200个
中国民航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到2010年,中国民航的机场数量将达到200个左右。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副局长高宏峰日前透露。
他说,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20多年中,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8%、16%和16%,高出世界水平两倍多,中国已成为民航大国。
( 责任编辑:紫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