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1、行业景气度将逐步提高
水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判断:(1)供水能力和污水处理能力今后都将面临一个提升的过程。据估计,2010、2030和2050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相应的城市需水量将分别增加到910亿立方米、l220亿立方米和1540亿立方米左右。因此,供水市场的需求量增幅可观。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十五期间,所有设市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到2005年,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应不低于60%,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由此,污水处理市场潜力也不可小觑。(2)水作为特殊商品,目前其价格尚未完全体现其价值,价格上涨空间大,且由于它的不可替代性,价格的变化并不影响其需求量。目前虽然我国水价偏低的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总体水价依然偏低,水消费占个人收入的比重也比较低。2004年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对水价进行了上调。2005年涨价的压力依然较大,据悉2005年国家将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包括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合理调整城市供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因此,水务行业的景气度也将逐步提高。
但另一方面,对水务行业景气度的提升也应全面、客观地分析。处于水务行业不同产业链上的子行业,分享景气度的程度也不同。例如,从事自来水生产供应的企业,一方面自来水价格的上调能使其受益,但同时水资源费的上调也使其成本增加。而且近年来随着水质的下降,企业的净水成本也将不断增加。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受益程度有了折扣。况且,水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企业对于其价格的制定尚不具备完全的话语权,水务行业产品的定价机制,即在政府管制下的市场定价,决定了其收入稳定的特性,而其政府管制的特点决定了其价格不可能上涨到能使企业获取暴利的程度。
2、地域性特征明显
目前,沪深股市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水务的上市公司主要有6家,从水务行业的产业链分析,涉及源水生产的上市公司有原水股份(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涉及自来水供应的上市公司有南海发展(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洪城水业、武汉控股(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和钱江水利(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四家,而涉及污水处理的主要有创业环保(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原水股份和武汉控股。
水务行业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所处的地域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目前进行跨地域经营的较少,这主要是由其业务性质决定的。对于自来水生产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而言,不同城市的自来水销售价格和污水处理价格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不能将水务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
3、积极拓展产业链
水务行业上市公司具有业绩稳定,波动性不大的特点。2004年前三季度,水务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为0.15元,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3%,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而且其业绩的增长将主要取决于业务规模的扩大。如:源水生产企业主要是依靠其源水供应量的增长,自来水生产企业主要是依靠其年供水量的增长,而污水处理企业主要是依靠其污水处理量的增长,这也表明作为公用事业行业,由于产品的特殊性,价格的制定和调整并不是完全的市场化,业绩的增长只能通过产能的扩大、产业链的沿伸来实现。因此,不少水务行业上市公司积极拓展产业链。
4、水价上涨受益程度目前有限
近几年来,水价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各个地方水价的上调也是此起彼伏。水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而酝酿10年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2004年的实施更是标志着我国的水价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通过实行价格制度来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高效率利用的直接影响就是水价的上涨。从水务行业的三个产业链来看,(1)对于源水生产企业,源水价格有上涨的空间,但同时取水成本也将有上升要求。2004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实施其直接影响是源水价格将有一个上升过程。虽然新供水价格的规定暂时并未对源水销售价格产生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源水价格将有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另一方面,源水生产企业在取水成本上也将面临着不断上升之势,免费从自然界中取水将不符合市场化的要求。因此,综合来看,对源水生产企业影响有限。(2)对于自来水生产企业,一方面其水资源费虽然目前较为稳定,但从长期来看,有上涨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经营模式不同,自来水企业受益于水价上涨的程度也不同,采用间接销售方式的自来水生产企业受益程度有限,因为其生产的自来水是由其他公司按固定价代销,而这个代销的价格是低于自来水市场价格的。这样,一方面存在代销费用,增加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售价与市价的差额意味着并不能充分享受到水价上涨的益处。而采用直接销售方式的则直接受益于水价的上调。(3)对于污水处理企业,虽然污水处理费的上涨空间较大,但相关上市公司则难以直接受益,原因在于:目前污水处理行业上市公司的收益是由其相关政府部门通过相关协议进行约定的,并不是直接来自污水处理费,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污水处理费有一定上涨空间,但上市公司目前受益不大。』┲と芯克?崔红霞
1、行业景气度将逐步提高
水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判断:(1)供水能力和污水处理能力今后都将面临一个提升的过程。据估计,2010、2030和2050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相应的城市需水量将分别增加到910亿立方米、l220亿立方米和1540亿立方米左右。因此,供水市场的需求量增幅可观。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十五期间,所有设市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到2005年,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应不低于60%,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由此,污水处理市场潜力也不可小觑。(2)水作为特殊商品,目前其价格尚未完全体现其价值,价格上涨空间大,且由于它的不可替代性,价格的变化并不影响其需求量。目前虽然我国水价偏低的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总体水价依然偏低,水消费占个人收入的比重也比较低。2004年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对水价进行了上调。2005年涨价的压力依然较大,据悉2005年国家将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包括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合理调整城市供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因此,水务行业的景气度也将逐步提高。
但另一方面,对水务行业景气度的提升也应全面、客观地分析。处于水务行业不同产业链上的子行业,分享景气度的程度也不同。例如,从事自来水生产供应的企业,一方面自来水价格的上调能使其受益,但同时水资源费的上调也使其成本增加。而且近年来随着水质的下降,企业的净水成本也将不断增加。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受益程度有了折扣。况且,水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企业对于其价格的制定尚不具备完全的话语权,水务行业产品的定价机制,即在政府管制下的市场定价,决定了其收入稳定的特性,而其政府管制的特点决定了其价格不可能上涨到能使企业获取暴利的程度。
2、地域性特征明显
目前,沪深股市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水务的上市公司主要有6家,从水务行业的产业链分析,涉及源水生产的上市公司有原水股份,涉及自来水供应的上市公司有南海发展、洪城水业、武汉控股和钱江水利四家,而涉及污水处理的主要有创业环保、原水股份和武汉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