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关于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置,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主任约翰·维斯有这样一段话:几十年以来,经济学家都认为,美国是全球化,但是现在在这方面不太肯定了。大家知道,三年以前,中国超过了法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大出口国;两年前,中国又超过了英国,成为第四大出口国;今年,所有的数据都表明,中国会超过日本,成为第三大出口国,仅排在美国和德国之后。根据目前出口速度的增长情况,在今后三、五年当中,中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对于即将出现的这个局面,大家并不感到非常意外,因此大家都感受到了竞争威胁。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最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最具有技能的国家,可能越会觉得受到的威胁最大。最新一期《商务周刊》红色的封面讲的是中国,这个标题是美国行业当中最害怕的一个词,即“中国价格”,把世界价格削减了三分之一,几乎每一个美国的制造企业都受到了威胁。
而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桑杰亚·雷乐说,拉美国家对此的普遍看法是,中国的发展对拉美很多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经济学家》18个月以前发表的一篇文章,用他们常用的论点说,中国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中国成本的工资效率,而不是绝对数字的工资,影响到了很多拉美投资者在墨西哥的投资,他们会把投资转向中国等等。这篇文章着重指出了中国出口的增加,以及中国向美国市场出口增加的问题。从1992年到2002年,中国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已经提高了四倍,从原来大约3%增加到12%左右。一般来讲,人们谈到竞争威胁的时候,显然关联到失去了的第三国的市场份额。就拉美国家而言,他们主要指的是失去了很多在美国的市场份额。
然而专家们说,实际分析起来,这种担心被夸大了。
桑杰亚·雷乐认为,在大量的经济问题中,有从贸易方面讲的竞争威胁引起了很多人们的怀疑和疑虑,贸易并不是一个零和的游戏,一个国家的受益并不是直接导致另一个国家的损失,它的含义就是说,如果在一个活动方面失去竞争优势的话,可以把资源转到你有竞争优势的活动当中即重新进行贸易分工。这个观点意味着贸易问题并不是很严重,人们可以通过做出调整,从一个活动、一个行业转到另一个行业,也就是从那些需求减小的行业,转到需求扩大的行业当中。从这一点上讲,中国和拉美之间的竞争威胁并不是太大问题。
约翰·维斯分析,1985年中国的出口量是非常小的,它比新加坡、墨西哥的出口量都小。而到了2003年,它的出口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的,墨西哥、新加坡都无法相比。
具体来讲,从资源方面来讲,应该说中国并不是一个资源出口的大国,中国确实是有自己的资源,但是中国在出口加工方面更突出,目前来看,中国在资源加工出口方面,是最大的一个出口国。那些比较新的技术的采用,对此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从技术角度看,在1985年的时候,中级技术和高技术的产品出口在中国来讲,是不太可能的。但是2003年时中国在高科技产品出口方面,世界排位已经大幅度提高了,这使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大大地增加,现在已远远高于墨西哥、马来西亚,还有泰国等等。所以对于印度来讲,在这个领域中国也是一个强大的竞争者,而对于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构成了威胁。
约翰·维斯说,与中国资源性产品出口的份额不断减少不同,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的这种基础性产业的出口并没有多大改变,资源性的出口大约占到拉美出口的70%。就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来讲,拉丁美洲整个地区是比较缺乏的,是不足的。因此在这方面,拉美国家出口的结构调整相对比较停滞。
因此,需要在中国和拉美之间进一步发挥经济的互补性和资源的互补性。约翰·维斯认为,中国已经越来越多地出口自己的制造品,而拉美的优势在于它的资源,因此,在这方面拉美可以更好地改善和中国的贸易平衡。实际上,在1992年之后,中国和拉美之间的贸易平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拉美资源性产品对中国的出口,正在不断增大。
但是中国和拉美之间的贸易总额是比较小的,中国向拉美出口的产品,2000年只占到它整个出口的2.4%,拉美向中国的出口仅占到了2%。所以说这么小的总量也就不会带来很大的竞争了。
“中国的发展怎么可能对拉美产生大的影响呢?如果拉美能够借助美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话,那么,未来在美国市场就会存在真正的竞争了。”桑杰亚·雷乐说。
总之,专家们认为,对于拉美的经济来讲,中国所带来的竞争性威胁是相当小的,大家可以进一步发挥优势和互补性,更好地发展双边的贸易。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