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时至年底,大学生招聘现场人山人海的场面,显示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竞争的残酷。有鉴于此,在19日的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列为2005年工作难点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周济部长还宣布了2005年高校将继续扩招,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为475万人,比上年实际增长8%左右;硕士研究生招生31.6万人,比上年增长15%左右。
一方面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是昂然挺进的扩招。此新闻刚刚发布,立即引来网民骂声一片。更有甚者,直斥扩招为“教育大跃进”。其实,自1995年试行高等教育扩招以来,讨伐的声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学理层面的质疑商榷和坊间的诟病漫骂,汇聚成一股与扩招共生共涨的逆流。而否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巨大的就业压力。如果把学生视为大学这个“人才加工厂”出产的成品,销售不利时,希图紧缩供应以解困,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就是这样界定大学职能并进而得出否定扩招政策的结论。
问题是到底何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英国教育家亨利·纽曼曾经说过:“训练是大学的职责,这种教育不是为了某一特定的或偶然的目的,不是为了某种特定的职业或专业,也不是为了研究或科学,而是为了智力而训练智力,是使智力能够感知其合适的对象,是为了最高级的文化。”显然,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智力训练和人格完善。或许,这种定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显得不合时宜,但这恰恰是大学的使命所在。普及高等教育并非让大学放弃独立精神,放弃自己应该担当的使命和责任。
从这个角度来看,扩招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加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而在我国高校扩招即将迈进第十个年头的时候回头盘点,收获斐然——高校门径扩大,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但是由于扩招和高等教育本身被掺杂了太多非教育因素,譬如拉动内需,譬如缓解就业压力。这些不能承受之重让扩招异化,让教育扭曲。但如果因此就否定扩招并退回到象牙塔之中,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比无异于南辕北辙。
在传统社会,人们笃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价值观念,并遵循着“学而优则仕”的行事方式。教育的目的异化成为一个个具体的物和现实性的需要,接受教育成为一种标志身份和地位的符号。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一纸大学通知书,成为进入体制内晋身社会精英的通行证,大学生毕业根本无需亲自过问工作,因为有政府给操心分配。
计划体制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多年积习在人们心中留下的烙印难以磨灭。从今天人们对扩招的诸般责难中,仍然可以看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不独民众,教育部门同样也沿袭了这种观念。因此,教育部才反复强调要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而在前不久教育部的规定中,今后的高校评估将把就业工作作为核心指标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上行下效,有些学校则把就业指标与教师的收入挂钩。究其根源,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还没有从过去的角色中转换过来,因而模糊了自己的职能定位。教育部门的根本使命就是为被教育者提供尽量优质的教育,管到推荐就业,既有民众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也是“大政府”的惯性思维使然。
扩招是扩招,就业是就业。扩招是为了增加受教育机会,就业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关联并受其制约。教育机会的增加,并不会降低就业率,相反只会让人才之间的竞争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一劳永逸地解决就业问题。反对者眼光所盯住的只是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如果放大到社会总体就业状况来看,其荒谬性不攻自破——不上大学,难道就不用吃饭穿衣就业?限制乃至取消扩招,切断广大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会让经济在低层次徘徊,让社会上充斥着大批非大学生失业人口和大量廉价劳动力而已。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