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已成为世界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对已有的成功的防治经验应备加珍惜并予推广。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高甲荣,不久前在拉萨召开的“全国高海拔地区生态保护与恢复会议”上介绍,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由1994年前的每年2460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每年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中等县。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面积的27.9%,造成的沙化年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算。他说,我国已成为世界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荒漠化培训中心副主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孙保平指出,尽管过去几十年里,国家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仅有约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恢复,而“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多重因素加重土地荒漠化
专家介绍,我国80%以上的荒漠化土地分布于北方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近50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增高,降水量减少,呈现“暖干化”现象,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难以适应气候变暖。
“降雨减少,生态用水不足,植被逐渐丧失控制沙漠化的能力。近年来北方一些河流出现不同程度的断流现象,甚至形成季节性河流。”高甲荣说,黑河进入内蒙古绿洲的水量由20年前的9千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2千亿立方米,致使额济纳93万公顷梭梭林枯死;塔里木河下游270公里河道断流,使35.3万公顷胡杨林大面积死亡,从而加快了风沙土地的扩展。
“人口快速增长,是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诱因。”中国林科院周金星博士介绍,在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口密度从50年前每平方公里10至15人,增加到近几年的每平方公里40至60人,而滥牧、滥采、滥挖、滥垦及水资源的无序利用等人为因素,也是造成土地沙化扩张的根本原因。他说,近年来青海柴达木盆地原有200万公顷的固沙植被,因人们采伐柴禾,现在三分之一土地沙化;新疆和田地区因烧柴,3800公顷胡杨林被破坏;陕西榆林地区因煤田开发使1.7万公顷植被被毁;甘肃因挖甘草,破坏草场30多万公顷。
生产力低下,给生态恶化施加了“添加剂”。由于荒漠化地区经济欠发达,长期消耗自然资源,多数地区仍然维持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50年来,全国已有6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因此成为流动沙地。
据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包维楷调查,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高海拔”地区更是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他说,其中历史上水草丰美的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江源”地区,由于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目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52.8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达3.4万多平方公里。“2000年,有两万多人进入三江源地区挖药材,他们每天烧柴就要破坏200公顷左右的灌木林。”
荒漠化程度的加剧,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生态移民”。专家们忧心的是,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2%,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人均活木蓄积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水土流失面积却已占国土面积的38%。
五项技术可有效遏制荒漠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成功实施了五项荒漠化综合治理技术。
植物固沙这是控制流沙最根本且经济有效的措施。孙保平说,固沙植物能为沙区人畜提供燃料和饲料,同时又可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人工植被或恢复天然植被;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以阻截外侧流沙对绿洲、交通沿线、城镇居民及其它经济设施的侵袭;营造防护林网,控制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封育天然植被,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的沙漠化危害。
工程治沙技术治理流沙时,采用柴草、粘土、卵石、土工网板等材料,设置障碍物或铺压遮蔽,借以阻沙固沙;或利用地形地物设置屏障,改变大风方向,输导流沙定向吹移,以避沙害;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机械地进行干扰控制,以固定、阻挡、输导、搬运流沙,定向塑造风沙地貌,改变沙地条件,转害为利。包维楷认为,这一措施具有收效快的特点,适用于流沙危害严重的沙区、交通线、重要的工矿基地等地区,与植物治沙措施相配合效果更好。
化学定沙在流动沙地上通过喷洒化学胶结物质,使其在沙地表面形成一层有一定强度的防护壳,隔开气流对沙面的直接作用,提高沙面抗风蚀性能,达到固定流沙的目的。中科院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申元村说:“化学固沙收效快,多用于风沙危害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如机场、铁路、公路等,往往作为植物固沙的辅助性和过渡性措施。”
旱地节水水资源匮乏,是制约荒漠化地区土地综合整治与开发的主要难题。因此,引进和开发节水技术,发展灌溉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一般采取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田间节水等技术。
退化地开发据高甲荣介绍,我国在防治荒漠化危害的同时,适度进行了开发利用,形成和完善了不少农牧业开发技术。在农业上,主要有引水拉沙造田、老绿洲农田改造、沙地衬膜水稻栽培、盐碱化土地改良,以及日光温室栽培与养殖、地膜覆盖栽培和无土栽培等技术;在牧业上,主要有合理轮牧、以草定畜、草场改良和温室养殖等技术;农牧综合技术主要有“小生物经济圈”建设,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这些技术在荒漠化防治中已被广泛采用,实践证明是实用可行的。
“在荒漠化防治过程中,也应时时注重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孙保平教授说,保水技术、遥感技术、组培技术以及以色列的节水灌溉技术、俄罗斯和美国的化学固沙技术、加拿大的防风蚀耕作技术等,对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国内三种防治模式值得推广
专家认为,我国已成功实施的三种荒漠化防治模式极具推广价值。
陕北榆林因地制宜治沙漠陕西榆林市1978年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目前漫漫黄沙中的林草覆盖率已达38.9%,年沙暴日由原来的70多天减少到20多天,年入黄河泥沙由5.3亿吨减少到2.9亿吨,减沙率为45.3%。其措施主要有:
——在沙丘之间水分条件较好区域营造片林,沙丘表面栽植沙蒿、小叶锦鸡儿等网状固沙植物,同时对固定和半固定沙丘进行封育,使流动沙丘处于绿色植被分割包围之中。
——对河谷、湖盆滩地等沙丘包围下的农田,建立窄林带网格,并与耕地边缘沙丘封育、草灌结合固定流沙等措施结合,组成农田防护体系;同时开发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改良低土壤,与挖渠排水等水利措施配合,组成“新绿洲”建设体系。
——对面积较大的流动沙丘地区,采取飞播造林种草和人工封育办法,一般3至5年就可达到固沙效果,并逐步形成以花棒、踏郎为主的优质灌丛草场。
——在水源较丰富地区,自流引水或机械抽水到沙丘顶部,拉平沙丘,改造成农田或建设用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肖斌认为:“榆林模式对北方农牧交错地区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新疆和田节水灌溉造“绿洲”新疆和田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仅34.8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564毫米。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进鑫介绍,这里以绿洲为中心建立防护体系,同时合理利用内陆河流水源,使绿洲生态系统稳定。其主要做法是:
——兴修水利,节水灌溉。充分利用河流水资源,建设良好的灌溉系统。80%的耕地采用渠系配套防渗措施,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封育绿洲外围半固定沙丘,在绿洲边缘建立宽100米~300米环绕的防风沙林草带,内部营建窄带护田林网,配有核桃、桑、杏、桃、葡萄等果树,实行林粮间作。
王进鑫说:“这种极端干旱区的绿洲荒漠化治理模式,可以直接应用到塔里木盆地,对其他改善绿洲生态环境、巩固和扩大绿洲农业,也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
赤峰通过“网沙取金”打造“小生物圈经济”据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姚云峰介绍,“滥垦、滥伐、滥樵”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导致内蒙古赤峰市荒漠化土地面积达7万平方米,占总土地面积的77%;退化草场251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56%。而近年的治理,大大扭转了退化局面:
——推广封沙育草、流沙地飞播种草、草田轮作、青贮饲草为主的草业开发,以李树、山楂为主的沙地果树栽培等技术,网沙的同时,使农牧民得到经济收益。
——打造“小生物经济圈”。对沙丘密集、牧户分散地区,以水分条件较好的丘间地为中心,沿边缘建防护林带,中心建住房及井渠配套灌溉体系,种植粮食和精饲料;在中心区外建草库伦,改良草场,建家畜棚圈;在最外围的流动沙地进行封育,控制流沙向内蔓延,使系统内形成水、草、林、粮配套和农牧副各业与生活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
姚云峰认为:“赤峰模式是科尔沁沙地荒漠化防治的一个典型,可以在呼伦贝尔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等自然条件相近的地区应用。”
(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