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到年底了,各种数字在报纸上特别“活跃”,尤其是通过官方发布的数字,发布方总希望藉此展示自己“劳作”一年的成绩。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12月21日也公布了一组统计数据,内容是2004年高校毕业生在上海就业后首月的薪酬抽样统计调查,结论是:“1680元,这是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水平”。(见12月22日《东方早报》消息)
这个数字大致是可信的。作此判断不在于“1680元”源自官方统计口径,而在于其统计样本数量极大,被调查者(样本覆盖面)达11.5万人,并涉及上海所有的行业。
读到这条消息,我有点儿感动。因为公布“1680元”,对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是要有点勇气的。
各地都在争抢人才,都使出各种上台面或上不得台面的招数,而上海又是高校毕业生首选的主要城市之一,许多毕业生甚至非上海一概不予考虑。上海令高校毕业生们如此痴迷,选择机会较多是个原因,日后发展机会较多又是个原因,但更实际的考虑,首先是冲着薪酬较高而选择落户上海的。现在,高校本科毕业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在上海就业,跨出校门的平均工资也不过如此,上海还怎么吸引人才哩?(至少一些看问题容易走极端的朋友是有可能这么想的)。正因为要有所顾忌,各位看官,你们说说,敢于如此坦诚地公布“首月平均薪酬”,是不是需要有点儿勇气--一种实事求是以正视听的勇气!
这个结论我是相信的,我平时外出采访或与人交流,就十分关注上海各阶层(包括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平均工资水平。上述“1680元”与我平时掌握的信息也是接近的。而且这个1680元,确也大抵符合上海目前的一般薪酬水准,如果没有学历的人,即便工作多年,也未必能拿到1680元的月薪。至于与其它城市比,1680元具有足够的可比性。
大抵3年前,报上说北大、清华的本科毕业生,一跨出校门就能拿到8万元以上的年薪。而且还说,就是有用人单位肯出这个价码,那儿的毕业生还不肯高就哩!我是不相信这类“以个别(少数)替代一般”的“胡说八道”的。于是,我就对名牌高校毕业生在浙江企业就业的平均薪酬水平作了多方调查与求证。证明这类报道的确属胡说八道。然后,我将调查结果发表于《21世纪经济报道》由本人撰写的“民间观察”专栏。所不同的是,上海本次公布的同类薪酬抽样调查出自官方,这就从“民间”与官方两个渠道共同证明,媒体对高校毕业生的实? 势骄匠辏嗄昀匆恢贝嬖谧挪磺惺导实某醋鳌J艽酥秩宋醋鞯挠跋欤苡幸馕抟獠Ω吒咝1弦瞪匠晁降挠呗邸把铡保凸凵系醺吡烁咝1弦瞪奈缚冢率贡弦瞪鸵党鱿帧敖峁剐院颓蛐允Ш猓ü#薄?BR>
“区域性失衡”比较易于理解,我所说的“结构性失衡”专指的是,高校毕业生过度且带盲目地抱定“非大城市不去”的择业心态。正是这种非理性的择业心态,导致在大学生总量远未达到过剩的中国,一方面中小城市、中小企业人才供不应求,而大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大城市的人才呈现阶段性“过剩”,其结果自然是出现大城市人才价格的“另类贬值”。
出现此种“另类贬值”,对大城市的用工单位当然是件好事,因为用工成本的降低通常是企业收益的“额外增加”。但对普遍的中小城市和中小企业来说,以及对人才自身发展来说,更是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来说,却是一件“坏事”。
以往从未见有大城市公布过此类带有自我“揭短”意味的官方统计数据,而热衷于公布发展成就如何如何的统计数据。实际上,公布此类官方统计数据远比公布GDP增长数据更有价值,更具迫切性和必要性。单说公布“1680元”这类数据,它就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作出理性抉择。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多多少少矫正高校毕业生已失衡的薪酬心理价位。之所以认定公布“1680元”有特殊价值,道理就在其中,反正我是这么看的。
来源:[东方早报]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