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曾直斥基金公司的前证监会基金部主任张景华赴任信达要职,可能反映了信达大力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内在要求,反映信达的业务逐渐呈现某些新趋势,诸如债权转股权、资产证券化等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渐趋主流。
本报记者 蔡臻欣 发自上海
前天(12月25日),记者从一位接近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高层的知情人士处获悉:现任中央汇金公司派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景华即将出任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信达”)第三副总裁。这是继10月初原信达第一副总裁田国立接替朱登山担任总裁后,信达又一次重大的人事变动。曾以信件直斥基金公司闻名
据该人士透露,张景华出任信达副总裁的消息已在信达内部公布,但张尚未正式上任。
信达现有三位副总裁,侯建杭、陈孝周来自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赵毅则来自国家财政部。
张景华现年48岁,1982年毕业于东北林学院,并于1988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他曾先后担任证监会上市公司部主任、市场监管部主任、基金监管部主任、规划发展委员会委员和国际合作部主任。接着进入国资委和中央汇金公司供职,直至2004年8月起担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与张景华一起由中央汇金公司派驻、代表国家成为中行董事的还有俞二牛、朱彦、张新泽、洪志华、黄海波等五人。
张景华在任基金监管部主任期间,曾针对47家证券投资基金集体超规模申购深高速一事,专门写信给各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表示强烈的愤慨和批评。此事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和广泛争论。张在信中痛斥某些人“心存侥幸、自作聪明、掩耳盗铃,削尖了脑袋钻制度的空子”、“利欲熏心,必导致利令智昏!昧良心赚钱,必遭报应,露多大脸,现多大眼”。其敢做敢当、嫉恶如仇的性格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此后新股海油工程的申购条款中,证监会便规定:单只基金申购不超其净值10%。信达谋求变身前奏奏响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张景华赴任信达要职,可能反映了信达大力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内在要求。除建总行调派人员外,信达的许多官员都来自财政部,他们的职能与信达前一阶段的业务要求相匹配,而如今张景华这样在证监会历任多项重要职务的官员的加入,则反映信达的业务逐渐呈现某些新趋势,诸如债权转股权、资产证券化等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渐成主流,对包括信达在内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层不断推出更新的要求,输入新鲜血液当在意料之中。
日前获中国银监会批准,建行和国开行将作为首选的两家试点银行,率先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建行拟定的证券化试点方案为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筛选集合,信托与受托机构,依法设立信托,由受托机构以上述资产所产生之现金流为偿付基础,向资本市场发售信托受益凭证,即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建行与资本市场的气脉相通已成大势所趋,信达堪称其中的关键节点。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华融论坛”表示:“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有政策性业务,也有商业性业务;将来还要不断拓展业务,包括为企业发行债券,投资理财,参股、控股企业,为企业改制、重组提供咨询服务等,不光是不良资产处置,下一步还可以向投资银行发展,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包括信达在内的资产管理公司不断拓展业务有一定预示意义。
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兼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谢平则认为;“资产管理公司要有新发展,思想还要解放。随着现代金融混业的潮流,金融和非金融的混合,资产管理公司的前景比原来想象的要大,干的事情要多,它是银行证券保险之外,介于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一种特殊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金融风险处副处长卜永祥曾指出,央行考虑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是逐步引入商业性业务,按照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在资产管理公司内部进行分拆。第二步是由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各自将商业性业务部门整合,进行股份制改造,多元化投资主体入股,而政策性业务则可合并为一家政策性的、专职发展成为批发性地处置不良资产的政策性机构(详见本报11月29日B2版)。仍需谙熟资本市场人才卜永祥同时认为,资产管理公司存在增加新业务的可能性,例如商业委托、资本金投资、部分投资银行业务、国债投资、同业拆借等。
信达新任总裁田国立最近表示:自2005年起的未来两三年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信达将坚持贯彻政策性业务和商业化业务并重的公司发展新战略,全面开拓公司商业化新领域,推进业务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发展成为以处置不良资产为主业,具备投资银行功能、资产经营管理功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
这表明资产管理公司越来越需要谙熟各种新业务的人才,这符合其长远和多元化发展的利益。
(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