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上证综指上周三32点的大阳线刚给市场带来一丝希望,却被第二天无情的阴棒所遏杀,使得上证综指上周全周运行重心维持在1300点之下,这是5年来绝无仅有的。大盘年底走势极弱,投资者信心似已全无。
但是,这些年来的市场规律告诉我们,在一年之内股指的运行会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态势。本周是2004年的最后一周,辞旧岁迎新年,投资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以便于在来年的证券市场中抢占有利地形。
我们将目前市场的制约因素总结为三个方面,“国有股股权分割和非流通”的问题正在按照稳妥推进”的方式进行,对于证券市场不会构成根本性威胁。国际化带来的新投资理念正在为市场参与者所认同,并逐步得到挖掘。还有,新股发行、扩容速度的问题,尽管扩容有可能提速,但也将在可控的情况下逐步进行,不会对市场构成大的冲击。
在此,我们对可能影响市场走势的基本面的新变化予以分析:
对经济增长的新认识。综合各方研究,我们认为,“宏观调控”虽然可能使得全年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如果经济实现软着陆”,其负面冲击就会微乎其微。同时,从基础原材料和上游能源等价格上升的态势来看,经济增长正处于一个较大的周期之内。
并且,本轮国民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显著,宏观调控虽然可能使得经济增长势头有所减缓或者面临的情势变得复杂,但不会改变经济增长的大方向。
社保类资金、企业年金将成为影响市场长期走势的重大变量。目前,社保基金入市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全就绪,正进入到实质性入市阶段。同时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正规军”的入市方案也将很快进入决策阶段。
尽管从总的资金规模来看,社保资金的数量并不大,但其仍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的超大型机构,并对市场投资理念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而且,我国社保资金基本以大约每年30%的速度在递增,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我国社保基金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三。社保资金整体规模的逐步扩大,使得其在资本市场投资规模的扩张也将成为必然。
可以肯定,规模庞大的保守型社保类资金的入市,足以显示它们对市场的乐观预期,并且可能引发外围资金入市的“乘数”效应。长期来看,社保类资金提供了市场稳定而持续的资金供给渠道之一。
大盘股蓝筹股将决定市场的方向。诸如钢铁、石化、能源等上游行业在本轮经济周期中的领先性指标意义也非常明显,均具有良好的基本面支撑。另一方面,对于大盘股,机构资金多属于战略性建仓,在预期调整幅度有限的情况下,其筹码锁定性依然较好,并且场外踏空机构也会顺势介入。我们认为,大盘股深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因此1300点下方的风险很小。
然而,场外资金是否会在目前点位介入呢?判断明年初能否有行情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场外资金是否会在目前点位大举介入,或者要等到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之后再介入。
毫无疑问,机构投资者在市场博弈中取胜的关键,是其成本是否具有优势。在这个前提下,由于既有大盘股板块的涨幅惊人,如果介入的话,新资金必然选择开辟新战场的方式。
近期活跃的品种,一方面延续和深化了既有的五大主流板块,包括对电力到煤炭的挖掘。另一方面也诞生了包括高速公路、港口运输、航空等交通运输类的大盘股品种。这说明资金继续进场的同时,也进一步肯定了各方对大盘股的高度认同感,但挖掘的热点已趋于边缘化。
同时,一些长期下跌品种出现了止跌信号,并且市场短期热点出现了扩散化的趋势。如部分科技股和超跌股的活跃、部分小盘次新股的活跃、部分筹码结构较好的机构重仓股的活跃以及稀缺资源类个股和H股板块的活跃等。
如果后市这一趋势得以延续的话,那么可以预期,2003年以来20%股票上涨、80%股票下跌的严重两极分化局面将得到改善,从而可能彻底扭转市场的颓势。
就中期趋势而言,目前市场多个热点均有活跃的迹象,可能使得年内以来两级严重分化的局面得到遏制,市场热点将向多元化的乐观局面发展。
但是,还应该考虑到基本面仍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存在,如庄股的继续跳水、新股询价制的实施、“非典”可能反复等。
一般来说,在行情的初始阶段,市场往往会受到各种质疑,而在行情处于高点的时候,投资者却又会放心地追涨。
其实,在我们具体操作中,完全没有必要这样“鼠目寸光”,而应该有站得更高一些,这样才能看得更远。
大家可以看到市场中有很多超跌的个股,一些个股已经创出近几年的新低。而且,很多个股的市盈率水平也已经创出近几年的新低,这时就应该是我们投资的时候,也许不会在最低点介入,但是也应该处于相对的安全区域。
近期,市场恐慌盘疯狂砸底,这一现象表明市场正在找寻来年行情的起点,这样的走势将为明年初大盘的走强打下基础。
经过近几年的统计,在年底年初阶段应该是资金的建仓阶段,也应该是股指偏低的时候。目前市场虽然在连续的低迷之中,但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那些底部放量的个股,在回调过程中可以考虑逢低吸纳。
总体而言,诱发反弹的各项因素正在形成,具有合理买价品种活跃的广度、深度和持续性仍显不足,尚处于市场诱导初期,并未有效带动整个板块或形成市场共识。新的市场热点可能还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场外资金目前虽然有介入迹象,但总体规模仍比较有限,而这个时候也正是股价低估之时。
( 责任编辑:任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