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一些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高管相信,央行可能在明年一季度的头两个月做出再次上调利率的决定;但另一些银行的高管人员则对此嗤之以鼻,认为“那只是瞎猜”。
数日来,有关央行再次加息的传言在商业银行内开始传播。一些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高管相信这是真的,他们预计央行会在2005年的宏观调控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并可能在第一季度的头两个月做出再次上调利率的决定。但另一些银行的高管人员则对此嗤之以鼻,他们认为“那只是瞎猜”。
认为“瞎猜”的原因是,不久前公布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11月份仅为2.8%,比上个月的增幅下跌了1.5个百分点,比9月份更是下跌2.4个百分点。“在物价涨幅下跌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央行又怎么可能加息呢?”一些银行的信贷部高管反问道。
持有这样观点的经济学家也并非少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部长冯飞,就不同意近期再次加息的判断,而瑞银证券亚洲有限公司中国研究部主管张化桥干脆认为中国需要调低利率。
但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的观点却截然相反。谢断言,再次加息“几乎是100%的”———GDP增长如此之快,投资增长的速度还这么高,PPI(生产者价格指数)仍保持在8%以上,怎么说没有加息的必要?
加息是否必要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接受《财经》访问时说,调整利率需要密切关注CPI、PPI以及经济走势。多数经济学家也相信这一说法。
那么,未来CPI的走势究竟如何?整体经济走势是什么样的呢?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指导性目标,2005年CPI控制在4%以内,这个目标与2004年实际情况持平,多少有点令人意外。一种解释是,发改委对CPI的目标留有余地,实际并不会这么高。但政府多数高层官员在公开场合的表态,却似乎表明2005年通货膨胀压力并不会明显减轻。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此前说,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虽有缓解,但基础不巩固,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增加。
问题在于,11月份CPI已经下降到了2.8%,未来几个月物价上涨的压力怎么会增加呢?一些经济学家分析,11月份的CPI下降是由于粮食等食品价格停止上涨,而同时去年同期的基数提高了,2.8%的增幅几乎都是新涨价因素。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控制了电力、煤炭、运输和公用事业价格上涨的幅度。”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诸宝良说,“但未来会将这部分价格慢慢放开。”他认为,这将推动物价的进一步上涨。
“我还担心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成本上升,推动整体物价的上涨。”诸宝良说。
事实上,PPI走势也的确值得注意。
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1%,10月份涨幅则为8.4%,9月份为7.9%,很难说PPI的增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涨价的幅度基本没有减小,且这一上涨趋势很可能还会持续下去。央行公布的11月份企业商品价格中,氧化
铝、煤电油价格比上个月分别上涨了2%和2.2%。有消息称,大型钢铁企业正联合酝酿新一轮的涨价浪潮。
PPI压力的根源在于,固定投资增长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上游产品的价格仍然在需求拉动下不断上涨。
“这也是整体物价的上涨。”谢国忠说,它们都应该算作是通货膨胀,不过作为参考指标CPI并不包括这一部分。目前中国公布的CPI指标基本构成大约为,食品33.%,衣着13.2%,医药和医疗服务12.4%,交通通讯10.5%,娱乐教育文化23.6%,居住4.0%。
成本推动最终能不能向消费领域传导?宋国青表示仍需观察。张化桥则说,只能由消费品制造企业消化成本,根本不可能传导到消费领域。但诸宝良认为,目前已经出现这样的苗头,比如电视机、冰箱的加价现象。再说,传导还有一段时间的时滞。
另外,提高利率还要参照的是总体经济走势。谢国忠认为,中国目前GDP增长为9%以上,名义GDP可以达到15%,强劲的经济增长表明中国经济远没有软着陆,“未来,中国要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最好的方式是逐步加息,增大软着陆的机会”。
加息是否有效
但一些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并不相信,利率调整能够降低通货膨胀,并使经济减速;至少这不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说,央行动用利率工具的“噪音”太大,这是利率工具效果不能充分显现的重要原因,许多部门对央行独立货币政策的干扰,会出现“理性的个体,合成的谬误”。
调整利率能促使电价、煤炭、运输还有原材料价格下调吗?答案似乎是不能。
不过诸宝良认为,垄断行业的价格上涨当然不是通过利率调整可以遏制的,但利率上调却可以降低需求,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测算,利率每上调一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就会下降1.5个百分点。“投资增速下降会减轻对原材料、能源等的需求,那么也会使价格下降。”他说。
从另一方面说,通货膨胀终究是一个货币现象,也就是说,货币发行多了。通过加息这样的货币紧缩政策虽不能在结构上进行调整,但总量的控制仍然可以说是有效的。
利率工具似乎也正在取代此前的其他调控工具。支持再次提高利率的经济学家认为,前一段时间实行的宏观调控运用行政手段较多,对信贷规模的控制相当严,但从11月份,信贷规模开始出现放松的迹象。根据央行数字,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95亿元,同比多增509亿元,而10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只有256亿,同比少增331亿元;11月M2同比增长14%,增幅比上月末高0.6个百分点。诸宝良说:“适当再次加息可以对信贷规模放松进行缓冲。”
·相关·
谢国忠:中国可以频繁调整利率
12月14日,美联储再次决定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升至2.25%。这是美联储自今年6月以来第5次提息。多数经济学家说,美联储未来数月仍然会再次提高利率。谢国忠预计,2005年美联储至少会再有4次调息,使美元利率达到4%。
那么,中国央行是否也可以像美联储一样频繁小幅调息?
谢国忠说,当然可以。
当然,中国货币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在1990年代,中国进行了连续数次的降息,但每次下调的幅度都比较大,并且降息的原因还是建立在通货膨胀率急剧变化的基础之上。
“现在市场的主体已经不再是国有企业,对利率是敏感的,可以通过经常调息观察效果。”谢国忠认为,为减轻对经济的震荡,小幅频繁的调息是最好的方式。他举例说,利率频繁调整会让房地产购买者形成预期,加大投资房地产的风险,使按揭贷款行为更为谨慎。
但央行加息必须考虑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商业银行是否能适应这种货币政策的变化?
工商银行信贷部总经理魏国雄说,如果同步增加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实际上对商业银行影响极小。10月底的央行加息,实际上减小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由于持续的负利率,居民的储蓄愿望开始降低,存款增幅开始下降。同时信贷规模最先压缩的是流动资金的贷款,中长期贷款则具有刚性,这可能会造成银行信贷结构的错配。
作为一种紧缩型的货币政策,加息的直接作用是增加了储蓄存款,同时减小贷款规模,这当然会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趋好。央行数字显示,11月份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3306亿元,同比多增加1263亿元。其中,当月居民储蓄存款增加1617亿元,同比多增763亿元,“人民币储蓄存款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不过有一样需要注意,那就是商业银行手中持有大量国债,如果利率频繁波动,购买的国债将很难锁定它的收益率和损失。这种固定利率的债券,将考验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预见能力。
( 责任编辑:杨茂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