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5:中国经济“增长寓言”
本报记者徐奎松侯利红发自北京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持续20多年,这一“现状”成为经济学领域中不断升温的话题。关于2005年中国经济是否仍能“大踏步”前进,众多学者为此论道争锋。目前来看,“2005年中国经济仍会保持较快增长”的声音占据上风。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陈东琪认为,“明年中国经济仍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城镇化加速,带来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扩大市场容量。二是低要素成本,特别是低劳动力价格优势仍然存在,这会保持对外资吸引力,并保持较强的出口优势,从而带动经济增长。三是虽然农业增长缓慢,制造业和建筑业也会由于资源约束而减速,但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这会在WTO过渡期结束后明显显现。最后,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信息化、网络化、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经济增长。”
对于此观点,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非常赞同。他认为,2005年无论是国际经济运行环境还是国内经济运行环境,中国的经济成长环境都呈现出良好态势。
李稻葵表示,要判断中国经济运行环境的好坏,必须考虑到其国际经济运行环境。2004年国际经济环境非常好。美国经济的表现出人意料地好,美国的就业形势也非常不错。日本是中国的一大出口对象,GDP达到5%、6%,可能还要更高,这是多年来日本经济发展势头最好的一年。欧洲,除了德国以外,继续保持比较良好的经济势头。而这些都是我们重要的市场和贸易伙伴,是中国极大的市场。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却认为“中国经济仍存在许多隐忧”,比如从国内看,宏观调控已经取得的成果能否稳固,粮食增产的好势头能否保持,消费增长低落的势头能否改变;从国际看,油价及初级产品价格的强劲上涨是否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瓶颈制约,自二季度以来美、日、欧经济出现的增长率下滑势头是否会中断中国出口高增长的过程。但他仍对2005年中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充满信心。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则表示,中国的发展其实怕的是快而不是慢。快,原则上不是坏事,但往往造成大起大落的现象。对经济、财产和老百姓收入的损失会非常大。所以,中国应该追求一种稳健的长期平稳的经济增长,不要急于求快。“最近又炒起‘硬着陆’的问题,我个人到不担心,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中国经济要‘硬着陆’。我担心的是,如果在宏观调控的政策上不抓紧的话,搞不好,其投资可能出现再一次的反弹。”这种投资机制的冲动,现在还没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制约。比如说,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企业的投资冲动,银行信贷扩张的冲动。前几个月之所以投资有所回落,是抓得紧。但它可能又要回来。
他还认为,明年宏观调控比较大的问题,第一是宏观经济,也就是以预防经济过热为主的挑战。二是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很大。三是在某些领域特别是过冷的领域,其压力仍然存在。四是现在已经到了加速金融改革的时候了。
“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2003年的最大不同是着眼于讨论国际形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一份最新报告中提出自己的判断。
胡鞍钢认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在2004年出现了高增长,2005年有可能继续保持少见的双高趋势。“机遇大于挑战,这个机遇主要是全球在大洗牌,全球产业结构迅速变动、产业的重新分工、重组和转移。”
胡鞍钢表示,加入WTO以后,中国将充分利用这个大洗牌,要在大洗牌中成为赢家,为我国吸引国际产业(包括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转移、强化产业分工、加强产业合作、形成全球产业链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