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日前公布的《2004广东省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围绕广东经济后劲与现有发展水平,对广东下一步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这份被称为对广东竞争力进行“体检”的报告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不仅需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需要强劲的经济增长后劲支撑。
三大现象值得关注
从2003年开始,广东经济增长因内需不足、外源型企业投资不足及全省净出口增长受阻等原因,原来自主型经济增长正在转变为主要由政府力量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已露端倪,经济发展中下列现象值得关注:
在全省外源型经济组成中,外商投资企业比重近年来迅速上升,2003年与港澳台企业平分秋色,产值各占约7500亿元,传统由港澳台企业,特别是香港投资企业对全省经济发挥主导影响的格局已经被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的多元化格局替代。
广东区域经济布局表现出独特的“二层结构”特点,即以本土的内源型经济为基础,上面覆盖着一层外源型经济,由于这两种经济在资金、技术与市场上的割裂,很难相互交融与渗透。在内源型经济发展普遍落后时,哪里吸引外源型企业多,哪里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就高。全省外源型经济主要集中在以香港为物流中心的珠三角地区,该地区外源型经济2003年占全省90%以上,其它地区由于距离较远,接受外源型经济覆盖的机会很少,如果当地内源型经济水平不高,经济发展自然就落后。广东“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源型经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极其有限,由此造成珠三角与周边地区特有的经济断层现象。
由于现有落后的户籍管理制度,广东大量的外来人口没有在相应的统计数据中获得真实反映,从而导致全省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存在失真的可能,导致对全省,特别对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与水平的高估。
四招化解对外过度依赖症
该报告认为,广东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主要问题是增长后劲不足,其中对外源型经济过度依赖是问题的关键。
报告建议: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外源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加快广东外源型经济升级换代的步伐,进一步增强广东外源型经济的整体优势与国际竞争力;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引导广东外源型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改变目前全省外源型企业重心在外的基本格局,最终将“无根企业”培育成为“扎根企业”,实现外源型企业内源化;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内源型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失效”,推动各级领导真抓实干内源型经济,进一步加快广东内源型经济发展的步伐;塑造与改进岭南经商文化,学习浙江经济发展经验,在提高广东占有国内与国际市场的能力上狠下功夫,为全省经济,特别是内源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两个相关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广东省社科院的报告,提出了两个让广东人警觉的现象——
报告提出,要警惕对“外源型经济崇拜”与“内源型经济歧视”,要注意广东经济的“拉美化”倾向。拉美化的本质是以牺牲本国经济与资源控制权来实现阶段性的快速发展,与拉美化不同的是,广东外源型经济在政府主导下直接进入了出口导向阶段,几乎没有进口替代阶段的技术溢出效应,推进本地工业化进程的力量更弱。从GDP角度看,近年来广东经济增长较快,总量较大,但是从GNP来看,在2003年广东生产总值中有2300亿元的财富属于非本地居民,这部分近几年一直占着全省GDP的20%左右。
福建省1997年在全国排名第4,但2003年已经落到第8名,综合竞争力提升乏力,照此趋势发展可能不久就会跌出前10名。该报告认为,福建省经济增长与广东有一定的相似性,外源型经济比重较大且经济腹地有限,福建的历程需要引起广东的高度警觉。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