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上周有高层人士对研究人员较早前关于中国将进入新的加息周期预期做出回应,大意是该等预期只代表市场猜测。有研究人员表示,即使将市场预期理解为市场猜测,它也应当是影响政策决策的重要因素。这不仅是由于
研究本身属于科学预测的范畴,不是凭空捏造或空想,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与政策决策之间不应是博弈的关系,而应当是相互借鉴的关系。进一步说,如果将科学研究视为民智,将政策决策视为官智,以民智促官智,是确保正确决策的前提条件。
重视公众对政府决策的评价,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经常沟通,有助于保持经济活力,这是经济发展进入大规模政府干预时代之后最重要的成功经验之一。作为美国货币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美联储做出的加息或减息决策,与公众预期一致的情况远远多于不一致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
在许多场合,政府干预被理解为经济周期中的熨平机制,有着一定的反周期特征。但是,当一种经济周期现象表现得格外明显时,过度的反周期政策对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就很可能是有害的。从2003年下半年起,中国的物价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再表现为通货紧缩,而是表现为持续的通货膨胀。值得注意的是,本轮通货膨胀与改革开放初期发生的通货膨胀大不一样,前者主要是由于高油价或输入因素形成的,后者主要是由于价格体制改革形成的。以此为背景,如果说当年出现的通货膨胀率即使达到5%也是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如今通货膨胀率即使只有2%也应当受到高度重视。
通货膨胀意味着国民不能充分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在中国尤为如此。统计数字显示,由于中国许多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有着绝对比较优势,通货膨胀时期即使扣除物价变动因素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但是,发生在消费领域的物价上涨,令国民消费支出出现价格而非数量的增长。今天,许多依赖工资收入的城市居民发现,在居住类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后,他们购买同样面积的住宅要比从前花费更多的收入。此外,食品类、教育类等商品价格也在上涨。其结果是,部分工资增加较少的城市居民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份会体会到一定程度的贫困化。
生产的目的是消费,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是提升国民的富裕程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为此,货币政策显然不能忽视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支出的负面影响。
最近,有关部门对2005年国内物价走势的预测结果是,通货膨胀率将维持在4%的较高水平。笔者认为,如果近期不打算通过汇率改革实现人民币的适当升值以缓解输入型通货膨胀,那么,就必须通过进一步的加息来抑制通货膨胀。反过来讲,如果人民币升值是不可避免的,即使2005年上半年不升值,也应当着眼于未来的人民币升值在货币政策上做出准备,即加息以便在人民币升值后有足够的减息空间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减速。总之,就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而言,中国进入新的加息周期是难以避免的,有关2005年的通货膨胀预期无疑进一步巩固了加息周期预期。
将研究人员关于中国将进入新的加息周期预期理解为市场猜测,虽然还不能说成是在货币政策决策过程中轻视民智的表现,但至少应当防止出现这一倾向。无论如何,民智也好,官智也罢,只要是基于客观事实产生的,都应当受到尊重。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