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国家空前的大手笔救助能带来什么,谁都心里没底
在经过11个月的等待后,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到了自己盼望已久的消息:国家将对其注资并剥离不良资产。据悉,注资额将达到空前的4700亿元左右。
自2004年1月6日国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资中行和建行后,对工行是否注资、何时注资、注资多少、如何注资,就成为财经界高度关注的话题。12月2日,在工行和汇丰联合举办的"中国论坛: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上,国家财政部常务副部长楼继伟对工行将获得国家注资首次做出了明确表态。
在位于长安街的工行总行大楼的十层,尽管没有正式挂牌,工行股改办公室也已悄然成立,从工行各部门抽调的一批业务骨干正在紧张的忙碌。工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工行股改方案几经修改,已经报到了国务院等待批复。他估计,方案最快将在2005年初得到批复。届时,关于工行注资的一切悬念都将揭晓。
按照工行内部的说法,工行的历史问题集中起来有三项:不良贷款比率过高,呆账准备金过少和资本充足率不足。对工行注资的核心是消化其历史包袱,使其轻装上阵,顺利启动股改。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2003年末,工行贷款总额33929亿元,不良贷款7207.05亿元,占比为21.24%;到2004年9月底,工行不良贷款余额下降到7047.05亿元,不良率降至19.46%。中行、建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方式是损失类贷款全部核销,可疑类贷款按照账面价值的32.5%转售给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处置,如果工行也采用这一方式,按照2004年9月底的不良贷款规模,将会产生4700亿元左右的净损失。
2003年末,工行的呆账准备金余额为209.87亿元,2004年上半年利用经营利润提取风险拨备225亿元。工行预计2004年的经营利润将超过700亿元,如果2004年下半年提取同等数额的风险拨备,到2004年末,工行的呆账准备金余额会超过650亿元。把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处置以后,工行的不良贷款只剩下不到1000亿元的次级类贷款,拨备覆盖率将超过60%,足以覆盖不良贷款损失。
银行界人士相信,一旦工行的不良贷款包袱得以化解,呆账准备金过少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完全可以靠其自身解决。因此,工行历史包袱的核心在于4700亿元左右的不良贷款损失。业内人士预计,国家对工行注资的核心是要解决其不良贷款问题。按照这个标准,国家对工行注资的规模预计在4700亿元左右。
对于国有银行的注资,楼继伟指出,"国务院总的精神是这几家国有银行都要改革,但会一行一策,不是一个模式。"这似乎意味着对工行的注资不会简单重复中行和建行的注资模式。
注资之前,中行和建行原有的资本金大于其处置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的净损失,如果用资本金提取足够的拨备并核销不良贷款损失之后,这两家银行的净资本差不多为零。因此,中央汇金公司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对这两家银行注资,补充它们的资本金,然后把它们原有的资本金用于消化不良贷款损失。业内人士指出,中行和建行这种注资模式有一个要求,就是这两家银行的资本净值大于零--不良贷款规模不太大,依靠其原有的资本金足以消化不良贷款损失;而注入的外汇储备资金作为两家银行的资本金能够满足监管当局对于其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并不用于消化不良贷款损失。
显然,对工行的注资并不能采取中行和建行的注资模式。因为工行的资本净值小于零--1700多亿元资本金,远远不能核销其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形成的4700亿元左右的损失。而如果通过中央汇金公司直接注入4700亿元用于核销工行的不良贷款损失,则不符合中央汇金公司"保证国家注资的安全并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的目的。
业内人士预计,工行的注资将多管齐下,可能采取动用部分外汇储备注资、用原有的资本金冲销部分不良贷款损失、财政部通过发行特殊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注入工行消化不良贷款损失以及工行发行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等等诸多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消化工行4700亿元左右的不良贷款损失,并最终使工行满足银监会制定的《关于中行、建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对于中行和建行的要求:不良资产比率持续控制在3%-5%、拨备覆盖率达到60%以上、资本充足率在任何时点上保持8%以上。
当然,如此大手笔的国家买单,自然遭到了广泛的置疑和批评。由于存在强烈而可信的国家救助预期,国有银行的约束软化更甚于其他国有企业,以往两次救助--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及1999年四大行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均很不成功。由于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规模过于巨大,国家不可能对其实施破产,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助长两种势头,一是搭末班车,二是短期行为取向。然而,中国的政策制订者不得不选择相信国有银行的说法:巨额不良资产和沉重历史包袱是国有商业银行推进综合改革面临的最大障碍,只有国家出面、老百姓出钱解决这些历史包袱,银行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也才不会进一步增加未来财政负担甚至造成金融风险。
( 责任编辑: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