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章轲叶静发自北京
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很快作出反应,展开最大规模对外救援行动,向受灾国家和人民援助钱物,派出国际医疗救援队,竭尽全力帮助受灾的邻居。
在印度洋地区十几个受灾国中,有7个国家是中国的邻国。中国政府的援助之举,既体现了大国应有的形象,也是中国政府“睦邻、安邻、富邻”的政治经济外交原则的生动体现。另一方面,周边国家与地区同我国的贸易占我国外贸总额的60%以上,我国从周边国家和地区所获得的投资占我国吸引外资的70%以上,周边国家已经和我国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未来,中国如何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与发展,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秘书长李健宁。
《第一财经日报》:您能否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成果?
李健宁:中国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所以近些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就是加强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2004年,在中国内地的十大贸易伙伴中,有六个来自周边地区,它们是日本、中国香港、东盟、韩国、中国台湾、俄罗斯。其中中国与东盟作为友好邻邦,双方在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承包劳务等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在贸易方面,自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一直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2003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8%。2004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东盟已连续十几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2004年11月29日,中国与东盟签订《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东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从此“步入正轨”,它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全面启动。
最近几年,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利用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工厂”的作用,扩大了从周边地区的进口,特别是从日本、韩国、东盟、中亚和南亚的进口,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为亚洲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我国还在2003年向柬埔寨、缅甸、孟加拉国等国推出“亚洲减债计划”,向老挝、缅甸、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国提供特惠关税甚至免税待遇,并承担了大湄公河开发计划中的若干工程项目。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障碍?
李健宁:首先中俄经贸关系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混乱的贸易秩序问题和贸易服务体系现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海关、商检、运输、银行结算、保险、仲裁、信息服务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其次在中亚方面,不太安定的社会秩序直接影响了经贸往来的正常化。东盟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不利于成员国间经济政策的协调。另外中国和周边国家信息上的不畅通阻挡了各国之间进一步的贸易往来,不过我们现在正积极解决此方面的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据我们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正在筹办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年会暨“中国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合作”论坛。举办这一论坛的宗旨和主要议题是什么?
李健宁:作为主办方,此次会议我们之所以选择在马来西亚召开,是因为东盟一直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和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关系。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双边贸易额保持飞速增加,截止到2004年年底达到260亿美元。“中国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合作”论坛的召开旨在更好地帮助中外企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周边国家的贸易体系,同时掌握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通过更全面地了解国际市场,以便更好地把握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贸易合作机会。同时,由于海啸对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投资环境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也希望此次论坛能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投资东南亚的信心,为这一地区带来贸易商机,并对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插图/苏益
(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