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最近出事的伊利股份(600887)(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创维科技和中航油,就其企业性质而言,有国企控股企业,有民营企业;就上市地而言,有国内,有香港,有新加坡。但是,说到其问题的症结,人们不约而同地将之归结于公司治理。
其实,即便都可归结于公司治理的问题,这几家公司涉及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伊利的问题是公司高管挪用公款非法MBO。说起来,如果追溯1996年以来伊利股份的历史,年年现金分红的伊利股份堪称股市少有的绩优公司。而至少在2004年6月以前,在众多上市公司中,伊利股份也称得上是少有的“清白”公司,除上市之初发生过不属于违规的炒作自己股票的行为外,基本上没有暴露任何违规违法事实。但曾经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呕心沥血的董事长郑俊怀却错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他说:“我像抚养孩子一样陪伴企业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当我不在这个职位上的时候,我只想和我的孩子保持一丝血脉联系,仅此而已。” 作为MBO的理由,他说得何其动人。可是,如果真的“仅此而已”,为什么又公然把手伸向企业的公款?
如果说伊利事件是MBO惹的祸,那么在香港上市的创维科技则是不折不扣的民营企业,黄宏生却为什么也一样把手伸向了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内地上市公司算不了什么,用莲花味精(600186)(相关,行情,个股论坛)辩护律师的话来说:“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是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普遍现象”。但一样是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黄宏生的行为却被香港廉署指控为盗取公司资金,此项罪名在香港据说是重罪,起码要判刑三五年的。
再说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航油,它曾经被誉为国有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的一个成功典范,新加坡国立大学将其作为MBA的教学案例,2002年公司被新交所评为“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奖,并且是唯一入选的中资公司。为什么这样一个典型也没能靠得住呢?现在已经可以看得很清楚,中航油的问题是投机失败,而投机失败的原因并非没有风险控制制度,而是有了制度却得不到执行。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季晓南指出:“根本问题在于企业内部‘所有者’代表的缺位”。他认为,企业经营者是有私利的,如果缺少一个代表企业资产所有者的独立个体,或者由经营者同时充任国资的“所有者”代表,就很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三个案例,分别从不同的层面提出了不同的公司治理问题。这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应该说是符合逻辑的。但是,公司治理毕竟不是那种顺着风转的风转转。公司治理如果像风转转一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岂不成了千人千面的“妖魔化”的东西?
国际上在经历了“管理者导向模式”、“雇员导向模式”、“国家导向模式”等几个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失败后,“股东导向的标准模式”正在形成共识,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各国法律的结构。这一模式并不限于维护股东利益的优先性,它还维护所有的股东利益,包括小股东的利益,将小股东或者说非控权股东应当受到强有力的保护以免遭受控权股东侵害作为其核心原则。中国企业所说的公司治理似乎不大一样。中国企业的尴尬在于它既想同国际接轨,又想迎合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利益需要而进行所谓的个性化创新,于是形形式式的带有寻租倾向的公司治理模式便大行其道,成了吹什么风就顺着什么方向转的风转转。
( 责任编辑:吴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