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继中英人寿首个外资团险单后太平洋安泰再签一单
本报记者陈天翔俞燕发自上海北京
继前日中英人寿签出国内首个外资团险业务后,昨天(1月13日),总部位于上海的太平洋安泰也正式签下了公司的第一份团险保单。该保单同时也成为了上海寿险市场上首份外资团险保单。
该公司总经理陶孟华透露,投保人为上海一家本地IT软件企业,人数为50人左右,总保费为1万元以上,保障内容涉及团体意外险、意外医疗给付保险和住院补偿医疗保险。
陶孟华认为,与中英人寿已签署的团险业务不同的是,太平洋安泰并没有借助股东优势,整个合作过程都非常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为那些没有非常显赫中方股东背景的合资保险公司在经营团险业务过程中树立信心。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2006年中国团体寿险将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外资公司接连签出外资团险保单,拉开了团险市场开放后中外公司同场竞技的序幕。团险市场面临洗牌
中国保险业最早从团险业务起步,但团险保费收入年年下降,在寿险保费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96年的87%降至2002年的21%。平安人寿保险于1989年7月开办团体寿险业务,目前也已通过调整费率来压缩一些利润较小或亏损的团险业务。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团险产品种类少、健康险赔付率高、“长险短做”等不规范行为,导致了团险业务年年走下坡路。
目前多家外资保险公司已表达了对开发团险市场的热情。除中英人寿和太平洋安泰人寿外,广电日生人寿已获批开展团体保险业务。而友邦、中宏、海尔纽约、中保康联等寿险公司也已向中国保监会递交了申请。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中国团险市场竞争主体将不断增多,将引发中国团险市场的重新洗牌。
不过,“中资公司仍将是团险市场的主体。中资公司在销售网点、人脉资源和品牌上占很大优势,这是外资公司无法比拟的。”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对记者表示。竞争已经展开
记者在网上看到很多中外保险公司招聘团险人才的启事。据了解,外资保险公司团险部人员构成,除引进海外人才外,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资公司。
人才的竞争只是一个方面。与中英人寿相同的是,其他外资公司也表示会依托中方股东的人脉资源和网络开展团险业务。
这种做法引来了争议。一种说法是,“大树下面好乘凉。”对此,郝演苏不以为然,他认为外资公司以三资、民营、私营企业和其中方股东为主流客户,主要是受其网点少的限制。
但目前来看,团险发展空间还很大。有关调查报告表明,目前对年金险有需求或潜在需求的企业团体主要有四大类:国有大型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跨国企业和三资企业以及成熟的大中型民营企业。而目前无论国内保险公司,还是外资保险公司,能够提供的团险品种仍然不多。
据中英人寿人士透露,其首批团险单以意外险和医疗险等保障性产品为主,目前正在根据中国的国情设计开发企业年金等产品。
中宏人寿一位人士曾对记者表示,中宏开发的团险产品将以员工福利计划为主,这和中资公司的递延型年金的有所区别。
对于外资公司在产品设计上的优势,郝演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再好的产品也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而且现在保险产品具有趋同性和易模仿性,对外资来说,这一点并不是一个不可超越的优势。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资公司的团险业务存在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服务滞后等问题,产品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对于外资保险公司纷纷跟进团险市场的现象,新华人寿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公司以国企客户为主,但外资企业也已占了相当比例。今后新华人寿将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并以养老险和医疗险为主体,多层次、多角度、多内容地开拓团险市场。
(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