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温州是中国惟一一个设立民间利率监测点的试验区,被称为中国利率改革的“晴雨表”。中国人民银行9年以来首度加息已逾两个月,但从各个监测点搜集的数据看,温州民间借贷市场并没有闻风而动。这显得有些反常。
水涨船未高
温州当地人喜欢将银行法定的基准利率、城乡信用社的浮动利率称之为“官方”利率。官方利率和民间利率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官方“水涨”,民间随之“船高”,官方“走低”,民间也会有所“下降”。
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下称“温州人民银行”)的历史资料表明:上世纪80年代,央行连续几次加息,当银行1988年的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12.06%的历史最高水平时,温州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也飙升到45%;而自1997年以来央行连续八次降息,民间借贷的平均利率也从月息二分以上降到月息一分以下。
然而,此次却是个例外。2004年10月29日央行加息27个百分点以来,温州的民间借贷利率还是按照原先的轨道在运行。
温州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去年10月,温州民间借贷平均月利率为12.1‰。11月份是央行加息后的第一个月,温州民间贷款平均月利率为12.077‰,不升反降。而最高利率、最低利率与加息前后持平,分别是20%与8%。
该组数据还显示,加息后的第一个月民间借贷的发生金额反而比前一个月有所增加:10月份为6063万元,11月份为6391万元。期限分一月内、六个月、一年期、一年以上。借贷关系是个人借给个人,个人借给企业,企业借给企业,企业借给个人等四种。
这组数据汇总了当地300个监测点的监测结果。
温州人民银行调查统计科副科长陈明衡介绍,该行在全市选定30个民间借贷较活跃的乡镇作为监测点,选取样本300个。为确保监测样本总体具有代表性,选择的乡镇以民间借贷状况分为活跃、一般和不活跃三类区域,监测对象主要为企业、个体户和个人。为了能够监测到更为准确的结果,该行同时规定,有关单位及人员必须做好保密工作,不得将被监测对象提供的信息作为有关违规处罚的依据。
提前“消化”升息空间
倘若温州人民银行监测的结果准确,那么温州民间利率的这种“不变”就耐人寻味了。
“这次加息只是微调,所以动不了温州的民间借贷利率。”乐清市农村信用联社信贷科一名姓赵的信贷员说。
赵表示,温州的民间借贷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次加息0.27%的幅度太小,而温州人的投资渠道相对比较多,每年赚上投资额的10%利润相对容易,而这种投资所得的利润远远高过银行和信用社的利息收入。因此,温州去年民间借贷市场上的420亿元的资金规模不会受其影响。
他还说,乐清信用联社在央行加息后的第一个月,即2004年11月,存款额度和往年一样按照5%~10%的幅度持续下降,这种态势一般要过了春节才有所恢复。
赵的说法也得到了永嘉、瑞安、鹿城等地金融机构人士的认可。
乐清市白象镇的银行储户陈利说,2004年11月中旬,她把存银行的37万元半年期存款分5次抽离。这种抽离并非盲目,而是经过多次盘算的结果。按照当时的银行月息,陈女士的37万元半年期的利息为3496.5元,但她因为提前一个半月提款,利息不足1000元。但陈女士认为,她女儿在温州市区开服装专卖店急需资金,37万元投入后,可能卖出10来套衣服就可以抵过损失了。
赵和陈的说法还只是民间的声音。温州人民银行及当地监管部门人士解释了民间借贷利率波动的深层次缘由。
“温州的民间借贷已经自有一套潜规则。此次央行加息民间借贷利率没受影响,是因为加息的消息在早前就让民间借贷利率飙升过、遏制过,但这种飙升和遏制主要由国内外的投资环境决定。”温州人民银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分析。
这名高层表示,去年三四月以来,温州民间借贷利率持续上升。监测点统计,2004年4月,温州民间借贷发生额达6362万元,是2003年1月以来的最高点。民间借贷利率也有所反弹,4月平均利率为8.999‰,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前月上升了0.493和0.008个千分点。而5月借贷发生额达6492万元,又比4月增加了130万元。至7月份,利率已升至10‰~12‰左右,最高甚至逼近15‰,一度甚至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
公开的资料显示,这一轮民间借贷的飙升还吸纳了大量银行存款。自去年2~7月,温州全市储蓄存款余额每月递减近20亿元,减少总数超过100亿元。
这股资金至少部分地加入了民间借贷之列,被媒体热谈的“山西温州炒煤团”就是其中一例。据炒煤团成员之一的汪先生透露,他参股的300万元全部募集于亲友,其中起码有八成抽自银行存款。
“直到去年10月,民间利率才稳定在12个千分点上下,这其实透支了加息以后的民间利率上升空间。”温州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认为。
而在更早的2003年底,央行对钢铁、房地产等投资过热行业限制放贷,迫使温州一些投资商转向民间借贷市场融资,这就推动了民间利率上涨。经过了大半年,投资的项目基本完成,民间借贷利率被“遏止”在2004年10月的12%上下。
“并非是央行加息影响不了温州,而是民间利率对市场变化非常敏感,运行具有超前性。其实温州已经用大半年的时间消化了这种加息后的升息空间。”温州金融监管部门一位高层分析。
300个监测点的由来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监测到民间借贷的市场动态,我们成立了小组,通过数次讨论,并不断地演习、改善才确定目前这种监测模式。”温州人民银行的相关官员讲述了300个监测点的由来。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政策因素约束,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空前“兴旺”,其中典型的融资方式为“呈会”,一些人没有原始资金,就通过呈会来聚集资金。数人合伙共同出资,聚集的资金按需让出资者轮流使用或出借,所得利息按出资的额度分利。当时,呈会的月息往往高达30%。
温州民间借贷最活跃的地方当属乐清柳市。
1985年9月,乐清的郑乐芬夫妇合谋组织了“民间金融互助会”,也就是一种大规模的呈会。不久,呈会变成了以高利润为诱饵的“抬会”。受高利息的诱骗,当地和周遍有闲钱的农民都加入进来。
1986年3月,乐清县政府依法取缔抬会时,发现抬会收入会款6200余万元,支付会员款6010万余元,经营金额为1.22亿元。在“万元户”还是老百姓梦想的上世纪80年代,一对农民夫妇能玩转1亿多元,当时震惊了全国。
温州超常活跃的民间借贷最终惊动了监管机构。2002年,央行将温州定为民间利率监测试点,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改革。所以,利率改革与监测点的运作几乎在同时启动。
2002年3月21日,利率改革首次在瑞安、苍南试点时,瑞安市信用联社目前已经组建成瑞安农村合作银行开始了对民间利率的调查。
“掌握了民间利率,就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调节自己的放贷策略,更充分地使用利率浮动政策。”瑞安农村合作银行办公室副主任卢继朴说,当时瑞安联社的监测对象主要有个体户和企业,联社当时下属有13家法人社,其中11家对两类对象进行调查,每个法人社调查至少10户。
2003年,温州人民银行“设立温州民间利率监测制度”的一纸文件下达,300个监测点由此而来。监测点都设在农信社里,由信贷员进行调查汇总。
·记者观察·
温州盛行“人情”借贷
民间借贷方式日趋理性化,也是温州民间利率没有闻风而动的一个因素。
在温州,每年春节前后,银行普遍收贷,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几乎全靠民间借贷。
但这三年以来,从事外贸生意的郑龙没有了这份忧虑。2004年11月,他将建设银行温州分行的135万元还贷后,就不急着续贷了,因为他身后有笔“预备资金”,出借方是他表姐。因为信任,表姐将这笔闲钱存到了他这里,连张借条也没要。
由于中小城市所特有的层层信任和人情链条,郑龙和表姐的这种低利息借贷模式在温州日渐普遍。
温州人民银行在2003年的民间利率监测显示,12个月市场平均月利率为8.86‰,各月之间差距在+0.52至-0.32个千分点之间。该水平是一年期法定贷款利率的2倍。按照2004年在温州等地进行的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的权限,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100%,民间借贷的平均利率正好与该上限吻合。
在温州,历史上民间借贷的形式多样,直接自由借贷和有组织的借贷同时存在,但近年来后者明显减少。当地一位亲历民间借贷市场八年风雨的老板说,“温州民间借贷市场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会按照自有的轨迹运行。”
( 责任编辑:飞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