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前瞻2005(三)■本报记者 苏培科
2004年中国经济出现了部分行业的投资过热,固定资产投资速度的大幅飙升引发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于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2004年可圈可点的宏观调控,经济学家吴敬琏总结为“有小惊无大险”。但2005年的中国经济会不会继续这样平稳较快增长?投资增幅将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速度?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这个数据谁知道呢?猜测这些数据简直和算命一样,所以不好说。”
对于这个不好说的数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近10位经济学家,很多人对此预测都避而不谈。但是通过各种趋势来看,对于2005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至20%以下的正常区间,都持肯定意见。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周景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易宪容和北大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蔡志洲等诸多专家都是如此判断,但他们的前提是,要在合理的调控和政策环境下,既要摆脱投资过热又要防止因急刹车带来的过冷。
投资增幅17%是一个正常区间?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近期在一次经济论坛上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依靠投资拉动的中国经济,如果投资增长幅度过快,特别是个别行业出现投资过热,会使得整个国民经济出现失衡。
他说,前年中国整个GDP增长8%,当时投资、消费和出口的贡献率是4:3:1,而去年的9.3%,其投资、消费比是6:3,因此整个中国经济拉动主要依赖投资。因此中国的投资到2007年前仍然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姚景源认为,现阶段投资增长有其必然性和客观性,这种必然性和客观性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时期,在这个时期,工业结构出现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客观上使投资规模势必增大;二是消费结构升级势必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就产生投资需求;三是城市化进程也会对投资带来较大的需求;四是国际资本的转移也对中国的投资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他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时刻保持头脑冷静,防止投资过热,防止国民经济出现失衡。因此投资增幅与经济发展速度协调是一个非常难以把握的平衡点。
对于这样一个难以把握平衡点,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的周景彤作出了大胆的预言:“2005年,预计中国政府将会及时出台有关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的具体操作细则;投资体制将不断改革和完善,进一步促进全社会投资环境的改善。预计2005年全年全社会投资增幅在17%左右,基本在正常增长区间,其中城镇投资增速在20%左右,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但由于投资惯性作用和促进因素较多,尤其是企业投资自主性大大增强,使投资增长不会大幅回落,不会出现许多人所担心的‘硬着陆’。”
对于周景彤提出的2005年全社会投资增幅17%增长目标,北大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认为,如果真的能达到这一增长速度,投资和经济增长将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和谐状态。
17%投资增幅的现实基础
对于如此具体的数据,周景彤认为,2005年投资增速将继续回落至17%,主要是基于对2005年投资增长有利的因素和不利因素之上,利好、利空左右平衡之后才得出的。
他说,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宏观调控政策转型的效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仍将执行适度从紧的方针,贷款规模和投资规模都将继续受到控制。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方针将对以铺摊子、争项目为主的粗放式投资产生抑制作用,同时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外需拉动作用减弱。近几年我投资的高增长一个很重要的拉动因素是国际环境好转带动我国出口大幅增加。但由于世界经济回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今年基数高等原因,明年出口高增长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出口对投资能产生多大作用还难以下结论。
他分析有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效益总体水平持续提高。这对增强企业投资能力和意愿,扩大投资将产生积极影响;二是物价保持在较高水平。预计明年物价将继续保持在4%左右的增长,有利于企业效益和盈利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三是国民经济高增长。
周景彤说,得出2005年投资增速将继续回落至17%的数据,除了综合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外还结合了以下因素:西部地区投资形势不容乐观;外商直接投资平稳增长;第三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工业投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业投资将继续得到加强;资金来源;投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和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等诸多因素,因此,2005年全社会的投资增速应该要回落至17%、城镇投资增速20%左右的正常区间。
对此,蔡志洲认为,消除了价格变动之后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增长率,保持在10%~20%的区间内较为理想,17%的增幅极有可能。2003年这一数值为24%,相对偏高。2004年第一季度更高。超过了这一幅度的投资,就可能超出市场消化能力,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转化为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造成经济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如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度,由于固定资本形成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逐渐接近居民消费的比重,在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一定的临界值,那么,居民消费就会出现负增长,因此投资增长速度必须要保持在合理的区间,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回落至这一合理区间比较现实。
如何抑制不和谐的投资冲动?
“投资是一种信心,和股市一样,说涨就涨说跌就跌,不存在一个长期的缓解过程,因此绝对不能采取强行的抑制,不能一看到热就行政干涉,更不能急于抚平,因此中央政府在2005年宏观调控时只能采取适当的政策引导,采取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来抑制不和谐的投资冲动。在这个过程中,中央不能为了调节总体经济数据的平衡,而去果断地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这样带来的结果只会使投资者的积极性和投资信心迅速受挫、经济迅速变冷。”蔡志洲分析说。
他说,要想让经济发展和投资速度和谐,必须要采取需求管理的方式,运用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并适当提升原材料的价格,以市场化的方式来限制地方政府和个别行业的盲目扩张和投资冲动。
易宪容则认为,一味地指望行政调控去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国内的一些经济数据,究竟有多少是能够真真切切地反应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对于地方政府的瞒报和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投资增长速度,一切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都是不可行的。抑制地方投资冲动和房地产盲目投资最好的方式就是再加息,提高投资资金来源的成本,迫使投资人无利可图后被迫收手投资,才能让投资速度降到合理的位置。
对于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投资过热。姚景源说,形成投资过热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机制和体制上的问题。他说,目前全国在建项目约有7万个,总规模有十六七万亿元左右,每年投资5.5万亿元到6万亿元,在建规模相当于前3年总和,但实际消费却远远不足。因此,促进消费才能够使目前的供给被全面消化,经济运转才能保持高速协调。
( 责任编辑:魏喆 )